摘要:自貿區建成后,“利益共同體效應”有助於促使三方在面對政治和外交糾紛時,盡量通過理性方式解決。 |
【環球網報道 實習記者 張雪】11月20日,中日韓領導人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舉行會晤,宣布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並決定於2013年初舉行首次會談,這成為本屆東盟系列會議取得的切實成果之一。香港中評社12月2日對此發表評論,稱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將不僅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也為改善三國僵化的政治局面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評論指出,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最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總體發展。這也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最終宗旨。但由於世貿組織成員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這個目標實現的難度非常之大。所以,雖然就效率而言,自貿區的范圍越大越好——這意味著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配置資源﹔但就可行性而言,卻是范圍越小越容易建成。
有鑒於此,近年來許多成員國另辟蹊徑,轉而致力於建立區域自由貿易區。目前已經建成並成功運作的自貿區,遠的有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近的有南方共同市場、安第斯共同體、東盟自由貿易區、西非國家共同體等等。這些自貿區的建成,對推動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往來起到了突出作用。
至於正在籌建的中日韓自貿區,報道指出其對東北亞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也是非常突出的。屆時,東亞地區將出現一個人口超過15億的大市場。據估算,自貿區將使中國GDP受益1%至3%,日本GDP受益0.1%至0.5,韓國GDP受益2.5%至3.1%。雖然從表面數字來看,日本的相對收益比中韓少了許多,但對急於擺脫經濟低迷的日本來說,這已經是不小的誘惑。
文章最后還指出,中日韓自貿區還將具有一定的政治效應。自貿區建成后,“利益共同體效應”有助於促使三方在面對政治和外交糾紛時,盡量通過理性方式解決。從這個意義上說,中日韓自貿區將具有強化經濟關系與改善政治關系的雙重效益。如此一舉兩得,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