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博反腐大潮,將是溫州動車事故以來,互聯網發展面臨的又一個拐點。去年10月1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召開“積極運用微博客服務社會經驗交流會”,決定從正面放大微博的積極影響。 |
習近平深圳行增添改革想象空間
12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深圳視察,在蓮花山向鄧小平雕像敬獻花籃。《人民日報》法人微博注意到:這是深圳首次對高級別交通勤務不封路,公交、出租、私家車與總書記車隊並行。當地網民反映:蓮花山所有道路都可以行走,現場真正與群眾近距離互動,這種變化連老百姓都不敢相信,以至於許多人以為新聞報錯了。
在鄧小平南方談話20周年之際,總書記首次出京就踏上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凱迪網民“三北大地”認為:“不僅是緬懷,更是明志,增添了新改革的豐富想象空間。”這次要解決的是“人”的綜合問題,是13億中國人的全面發展需求,不但要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更重要的是,探索“把權力關進籠子”的體制改革,健全民主法治,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為何名記者選擇微博爆料
十八大后,微博反腐方興未艾,差不多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官員“中槍”,紀檢部門介入后,多有查實。
憲法規定,公民對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力。但微博反腐也存在一些重要缺陷:網民多採用“無官不貪”的“有罪推定”,微博成了虛擬空間的斷頭台,羅伯斯庇爾式的革命狂歡﹔民意審判,法律退后,以微博“大V”和媒體人為后援的爆料,被告在微博上無“還嘴”之力,權利救濟缺乏﹔爆料者身份的模糊,還容易被官場惡斗所利用﹔像安徽廬江官員“艷照門”中的大尺度曝光,有損公序良俗﹔全民“扒糞”時代,傷害社會信任體系。
微博反腐,首先需要紀檢部門接招,對民意可疏不可堵,最好24小時內做出回應,消滅“斷頭新聞”,重大涉貪輿情件件有著落。廣東政法委官方微博稱:微博案源多,鼓勵廣東各級檢察院及反貪局、反瀆局開辦官方微博,循線依法反貪反瀆。南京市紀委監察局官方微博“鐘山清風”,公開回應網民的舉報。紀檢部門官方微博可倡導私信舉報,既保護舉報者權益,也防止在啟動調查前誤傷官員,還可避免打草驚蛇。與此同時,還需要大力拓展線下舉報和監督渠道。
在全民亢奮中,新聞傳播界需要保持清醒頭腦。媒體不可成為民意的尾巴,對於網絡熱傳爆料,非經本媒體獨立採訪,不得作為新聞報道。尤其不可跟著網絡“意見領袖”起哄。“意見領袖”多是某個方面的專業成功人士,但可能缺乏基本的新聞素養,驟然獲得的話語權也可能會令其放鬆自律。媒體和公眾可重視意見領袖的觀點,但需看輕意見領袖的爆料和轉評素材。
媒體是信息“把關人”,對網上似是而非的傳聞需認真辨析,對網民經常劍走偏鋒的情緒需梳理沉澱。《侵權責任法》已於2010年7月1日生效,微博、論壇、社交網站等“自媒體”平台站方對爆料網友的侵權負有連帶責任。法律界也需站出來,厘清官員和網民的權利邊界:官員由於掌握社會資源配置權,因此需讓渡哪些權利給公眾的知情權和媒體的監督權,而另外哪些權利則是他人應該尊重和保護的﹔網民失實爆料與惡意誹謗的界限在哪裡,失實爆料應承擔哪些法律和道義責任。
與人人皆可發微博、140字流彈滿天飛的局面相比,傳統媒體其實更適合深入挖掘反腐線索,揭示事實真相,對案件性質及其社會影響作出精准判斷,對一旦出錯損害職業聲譽有嚴格的行業自律。但為什麼國內某知名財經媒體的副主編也寧願選擇微博舉報高官,而某些百無禁忌的“獨立調查記者”和“維權網站記者”卻成為爆料主體?這種反常情況,引起新聞界學者的憂思。在互聯網“大眾麥克風”時代,特別是面臨微博越來越大的民意壓力,能否穩步放開傳統媒體,讓新聞專業精神成為互聯網紛亂信息的過濾器、國民心態的壓艙石,構建穩定、開放、包容、理性的多維公共輿論空間?
《瞭望》周刊早在2009年發文:隻有讓民間反腐有個制度化出口,才能把民間反腐力量更好地納入到整個反腐資源配置的序列之中,從而使其成為一種可再生資源。網民“天笑貓”警告:網絡反腐不是長久之道,沒有完善的體制,網絡反腐遲早會變成另一種“文化大革命”或變成網絡“黑打”。“新華社中國網事”呼吁:網絡反腐正倒逼中國反腐機制創新。中國的反腐任務不應該依靠“運動式反腐”來實現,網絡反腐與制度反腐協同發力,制度反腐仍需要發揮主力作用,包括規范公權力運作程序,以預防腐敗。廣東試點開展領導干部家庭財產申報和公示,就令人鼓舞。
微博反腐大潮,將是溫州動車事故以來,互聯網發展面臨的又一個拐點。去年10月1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召開“積極運用微博客服務社會經驗交流會”,決定從正面放大微博的積極影響。如今微博反腐鼙鼓陣陣,亟待規范,普通網民、意見領袖和傳統媒體都需要加強自律,在法律和公序良俗的范疇內審慎用好話語權。民意如洪水,一旦失衡泛濫,將引起反彈,最終會導致網絡言路和民主政治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