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個口號很具迷惑性,從教育和文化角度說,大學確實可以為城市建設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同時也可為城市的文化繁榮注入活力﹔而從大學辦學角度分析,城市可以為大學的發展提供各種資源。 |
對於大學來說,辦在何地並不重要,關鍵在於要有教育理想。請看國外辦在小鎮的名校,請看當年中國的西南聯大。
“一流城市,一流大學”,這是我國不少地方政府在規劃高等教育發展時所提的口號。其涵義有二:一是一流城市,需要建設一流大學,如果沒有一流大學,很難成就為一流城市﹔二是一流大學,要依托一流城市建設,離開了一流城市,大學要建成一流很難。
這個口號很具迷惑性,從教育和文化角度說,大學確實可以為城市建設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同時也可為城市的文化繁榮注入活力﹔而從大學辦學角度分析,城市可以為大學的發展提供各種資源,包括為學生提供實習等實踐機會。
可是,如果就此規劃高等教育的發展,卻極有可能陷入功利辦學的誤區。一方面,城市在建設大學時,希望大學能對城市有現實回報,比如在本地招收更多的學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服務。如此一來,一流大學就不是為全國、全世界服務,而變成了為當地服務——按照一流城市,一流大學的思路,大學要是不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城市要大學來干什麼?
另一方面,大學在發展過程中,總是希望從政府處獲得資源,或者在當地尋找辦學資源,這導致大學尋求辦學資源的渠道極為狹窄,也造成大學對地方和政府的嚴重依賴。這帶來兩方面后果,其一,大學會認為隻有在大城市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空間,因為城市資源豐富﹔其二,由於政府掌控著學校的主要辦學資源,大學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嚴重缺乏,進而很難辦出特色,也難以成為一流。
我國的大學建設就出現了上述問題。過去10年間,國家教育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建原有的全國重點大學,地方政府為全國重點大學投入一定的辦學經費,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全國重點大學都出現一個現象,即在當地的招生計劃急劇上升,有的高校在當地的招生比例甚至超過50%,全國重點大學儼然成了地方大學,這顯然與一流大學生源的多樣化嚴重背離。
在城市的發展中,政府部門還有一個戰略是“產學研一體化”,把大學作為推進這一戰略的中心。大學有服務社會的功能,可是,卻必須以育人為根本目標,在“產學研”戰略的推進過程中,不少大學迷失了方向,產、研變為了重要任務,而忽視了最基本的人才培養。
另外,我國大學的辦學資金來源十分單一,主要靠政府撥款和學生學費,社會募捐極少,這就決定了大學在發達地區、大城市,可以獲得更多辦學資源。幾年前,我國內地省份在地級市興辦了一批本科院校,現在這些學校都想搬遷到省會城市辦學,原因就在於學校在中小城市,吸引不了生源,而當地政府對學校的投入也不多,加之地方小,學生實習機會少,所以,大學還是想辦在大城市裡。
這和國外大學的發展模式,很是不同。在美國,有不少一流大學,並不在大城市,而就在小鎮上。比如,前些年位列福布斯排行第一的威廉姆斯學院,就在一個小鎮上。筆者曾去參觀的衛斯理女子學院,也在一個很偏僻的地方。之所以學校辦在小鎮上,也能辦出一流,主要原因是學校的辦學經費來源很廣,不局限於向地方政府伸手(政府的撥款在學校的收入經費中隻佔很小的比例)。其次,學校是一個做學問的地方,教師和學生專注於學問,而不是陷入浮躁的社會之中。很多人會擔心這樣的學校培養的學生就是書呆子,沒有動手能力,可實際情況卻相反,由於學校在課程設置和教師教學中,特別強調學生的參與,比如上一門課,要閱讀近10本書,撰寫若干篇課程論文,參與很多討論課。完成了學校的學業,學生就培養起很強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我國大學的教育質量不高,學生才會逃離課堂,跑到校外去實習。這才讓學校所處的環境,對學生們很重要——如果學校學不到東西,還關在那裡出不去,恐怕要憋出毛病。
所以,應該擺脫功利思維,重新審視城市和大學的關系。對於大學來說,辦在何地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有教育理想,有辦學自主權,有現代學校制度。當年西南聯大辦在雲南,固有歷史原因,可其取得的辦學成就表明,成就學校的基本辦學制度,在形成有利於學校發展的辦學制度之后,再獲得外界的更多支持,學校就可以更快、更好地發展。不但當地受益,全國、全世界都會從一流大學的建設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