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過去我們常常講德、智、體、美、勞,以爭當“三好學生”為榮,但現在似乎變成了“一好打天下”,分數高就是皇帝。 |
近日,大三學生在參加一千米長跑過程中猝死一事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人們痛心青年人體能下滑,也對教育部門的體育安全責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的觀點是,要真正改變大量青年人體質孱弱的現狀,教育部門要做的,不是因這起猝死事件而因噎廢食,而是更應推動體育活動的科學化與優質化。
有人說,各類猝死事件頻發,說明中國人體質變差、身體大不如前。這針對一些在都市裡壓力很大的那部分群體來說,是很有道理的。若一概而論,顯然與30多年來中國人平均壽命不斷提高的現實相悖,也與中國年輕一代身高、體貌優化的現實很不相符。
然而,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很多年輕人的體能以及健康程度出現了明顯下滑。這起大學生猝死事件背后折射的,正是新聞中常常爆出的青年人肥胖指數、近視率上升,干不了重活,嬌滴滴的體格,喜歡熬夜通宵,甚至吃苦耐勞勁頭喪失等現象。這就要求教育部門必須痛下決心,徹徹底底地進行一次教育應試化的大扭轉。
過去我們常常講德、智、體、美、勞,以爭當“三好學生”為榮,但現在似乎變成了“一好打天下”,分數高就是皇帝。於是,一些中小學對學生實行圈養教育,要求學生平時不得離開教室,在課間不得在校園追逐打鬧,有些學校還干脆取消春游、秋游活動,盡可能減少校方可能承擔的安全責任。一些體育運動或校內賽事也刪繁就簡,有的甚至還取消長跑或其他危險性高的體育測試科目,久而久之,體育被邊緣化,學生們變得不願運動,從小就沒有培養好喜愛體育運動的生活習慣,這與歐美國家的青年人大相徑庭。
校方這麼做有很多苦衷:社會競爭的大環境造成的升學率要求,對學校安全的“一票否決制”等等,但從學習本質上講,體育與應試肯定不是“零和”關系,一味地壓體育,試圖提高應試效果,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粗糙化的表現。否則無法解釋過去為何有那麼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也無法解釋發達國家常有一些成績優秀的大學生還能得奧運冠軍的事實。
記得兩年前,教育部曾要求中小學每天保持一小時鍛煉,但在很多地方沒得到落實,進而導致了下級教育機構對體育教育的忽視,由此看,不僅各大、中、小學的教育精細化值得再一次全國的大檢查,教育政策落實的精細化程度也需要再檢討。
希望類似猝死的悲劇不要再發生,更希望體育教育能夠回歸到其應有的重要位置。(作者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