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成慧:別讓“免費午餐”成鬧劇

2012年12月13日09:04    來源:人民網    成慧    字號:
摘要:這樣看來,對一般的哄搶人而言,貪圖蠅頭小利的不文明行為固然不對,但被推向道德高地似乎也有些過火。

 ●免費品遭哄搶,哄搶者固然不對,主辦方也應當反思其組織管理是否到位。或是低估了發放免費物品工作的復雜程度,或是考慮不夠周全忽略了發放管理細節。種種疏漏,讓原本細微的善意與關懷極易變味

  最近,廣東江門市的東湖廣場,上演了一場免費送花變為混亂搶花的鬧劇。

  現場,雙手並用拎花者有之,摩托車后座、嬰兒車也被拿來“征用”搬花者有之。其中,也不乏推倒圍欄直接進地,甚至將花連根拔起帶走的搶花者們。

  似曾相識的情景,這兩年還有不少:濟南市發送免費畫冊,場面混亂,認真排隊者竟無一人領到﹔北京地鐵向乘客發放免費雨衣,卻遭小販哄搶,隨即轉手以10元價格賣出﹔河南農民免費送蘿卜,不光蘿卜被挖光,還“被”奉獻了地裡的其他蔬菜……免費物品遭哄搶,好事演變成鬧劇,一哄而上的混亂場面裡,夾雜著太多的無奈與嘆息。

  盡管免費物品或許不值多少銀錢,但哄搶的瞬間,打破了社會推崇許久的規矩方圓與道德高尚。微博上、論壇裡,貪圖便宜、素質低下、缺乏公德心的熱議隨之而來。

  如果抓取一些不和諧畫面,惡意哄搶、轉手倒賣行為的確令人深惡痛絕,就算群起而攻之也不過分。不過,仔細想來,由於免費的午餐遭哄搶而給國人扣上一頂“素質低”的帽子,或許又嫌簡單化。

  一來,“從眾”或許可以為哄搶中的大多數人做個心理注解。與“湊夠一堆人就過紅綠燈”的“中國式過馬路”類似,在“眾人同搶”的情景裡,個體行為被沖淡,從流於集體意識。於是乎,撿拾個體壯大成了哄搶群體。

  再者,當免費物品一躍成為待發放的“公物”,產權不明晰,自然滋生了先搶先得、不拿白不拿、隨意無償佔有的念頭。即使這些物品並不稀缺,人們依然趨之若?。

  這樣看來,對一般的哄搶人而言,貪圖蠅頭小利的不文明行為固然不對,但被推向道德高地似乎也有些過火。倘若我們跳出哄搶一方,而反觀發放免費物品的主辦方,或可為這輪回反復的免費品哄搶現象,做出另一番回答。

  免費品遭哄搶,主辦方也應當反思。對待免費品的發放工作,組織者或是認為不是自己本職工作不必太認真,或是低估了發放免費物品工作的復雜程度,或是考慮不夠周全,忽略了發放管理細節。凡此種種疏漏,讓原本細微的善意與關懷,完全變了味。

  無論是政府部門發放免費公共物品,所傳遞著的細微服務,還是普通人免費贈送原私人物品,所奉獻著的愛心善意,既需要公眾的自覺與努力,更離不開組織者的精心組織和細致管理。希望組織者考慮得再周全些,工作流程更細化些。特別是政府相關部門在組織免費品發放時,要不要設定合理的申請范圍,有資格領取的人要如何排隊,現場秩序怎樣維護等等,這些問題,都應該在考慮范圍之內。如遇突發狀況,還應啟動應急機制,避免哄搶、爭吵和踩踏等公共事件發生。

  對一些便民免費品,如何建立長效機制同樣值得琢磨。相關部門應從根本上轉變免費品發放的隨意心理,從制度設計和組織管理上保障有序申領、安全發放和物盡其用。例如,廣州地鐵正在探索免費雨傘交押金領取,用“契約”保証“有借有還”。此外,政府相關部門不妨試行增加身份証實名登記環節,或刷身份証領取等方式,通過精細化組織管理,把對老百姓的民生關懷落到實處。

  當我們抱怨國人素質低下的時候,是否也該反思組織工作是否細致到位?國人的素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而我們的制度設計和組織管理的完善,卻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類似的哄搶事件再次發生。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