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正文

  

白劍峰:醫院為何推諉患者

2012年12月06日08:34|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字號:

摘要:醫保部門 “隻問結果、不問過程”,無疑是一種“懶政”思維。隻有把總量控制與過程監管結合起來,才能讓醫療費用支出更合理。

  最近,很多醫保患者反映“住院難”、“手術難”。原來,各醫院本年度的醫保限額告罄,於是紛紛採取推諉對策,導致醫保患者到處碰壁,重病住不進院,小病拿不到藥,隻能抱怨“病不逢時”。

  近年來,隨著醫療需求的“井噴式”釋放,醫保基金不堪重負,很多地方推行了醫保總額付費制度,讓醫院承擔超支風險,以確保基金收支平衡。通常來說,醫保部門根據各醫院上年度的門診量和出院人數,按照一定的增長比例,確定醫院本年度的醫保費用總額。如果費用超額,醫院自己消化。

  然而,對於醫院來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醫保額度用盡之后,醫生為了避免“多干多賠”,隻好“看菜下飯”,多收自費病人,少收醫保病人。於是,醫保患者就被以各種理由拒之門外。

  醫保與醫院互相博弈,本是為了維護患者利益。但是,由於我國醫保制度設計的缺陷,患者反而成了“犧牲品”,這就違背了醫保制度的初衷。因此,為了讓醫保患者不再受到傷害,必須從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入手。

  應該說,醫保總額支付制度的出發點是好的,其目的是遏制過快增長的醫療費用,避免醫保“蛋糕”被吃光。但是,任何政策僅有良好的願望是不夠的。如果醫保部門 “隻問結果、不問過程”,隻看醫保基金是否超支,不管診療行為是否合理,無疑是一種“懶政”思維。這種做法不僅無法從根本上遏制過度醫療,而且背離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醫保是一根靈敏的“指揮棒”,決定著醫生的診療行為。目前,醫保總額付費制度的最大缺陷是注重“末端治理”,忽視全程監管。這就如同一場音樂會,指揮者隻在序曲和曲終到場,中間部分放任自流,其結果必然是一團混亂。縱觀西方發達國家,醫保部門對醫院實行的是全程監管。在美國的很多醫院裡,醫保機構派駐了大量醫學專業人員,隨時監控醫生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制約了醫生的診療行為,最大限度節約了醫保基金。而我國的醫保支付方式主要是按項目付費。無論是藥品還是耗材,隻要在醫保目錄范圍內,醫生都可以“自由裁量”,醫患之間很容易結成利益同盟。在利益驅動下,醫生的過度檢查、小病大治、分解收費等行為屢禁不止。這就是典型的浪費型醫療,即多消耗多收益、少消耗少收益。

  可見,醫保部門應在總額預付費制度的前提下,結合臨床路徑管理,推行按病種付費、按疾病診斷組付費等混合支付方式。隻有把總量控制與過程監管結合起來,才能讓醫療費用支出更合理。同時,要變粗放式管理為精細化管理,實行彈性付費。例如,因次均費用超過定額造成基金支出增加的,超過部分由醫院自行承擔﹔因次均費用下降使基金支出減少的,減少部分給予醫院獎勵。而這一切的基礎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讓醫療和醫保之間實現雙向信息透明,互相監督制約,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管理漏洞。

  改革醫保支付制度還應與調動醫生積極性相結合。一般來說,醫生是醫療控費的消極方,甚至是對抗方。隻有調動醫生主動參與控費的積極性,才能更合理地利用衛生資源。因此,醫保部門應建立一種正向激勵機制,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讓醫保、醫生和患者的利益趨於一致。例如,建立一種“節約型增收”機制,讓醫生在節約費用中實現增收,而不是在浪費中獲益,這才是醫保控費的根本出路。

  醫保支付制度改革是醫改的核心,也是醫改的難點。我國應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醫保支付制度,努力減少醫療浪費,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作用。 

(責編:李文慧)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推諉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1901年八國聯軍鐵蹄下淪陷的北京城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