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流動人口家庭已成為戶籍制度的受害者。在這個制度下,城市的新移民無法享受均等的就業、醫療、購車和教育等機會。盡管北京的外來移民家長多年來一直游說國家和當地官員,但他們得到的是曖昧的答復以及偶爾的警告。 |
法新社12月17日文章,原題:上千萬中國流動人口的測試時間 幾十人擠進北京一間政府辦公室,圍著一名教育官員,手中揮舞著憲法副本,要求自己的孩子能參加考試。中國的流動人口家庭已成為戶籍制度的受害者。在這個制度下,城市的新移民無法享受均等的就業、醫療、購車和教育等機會。
進入中國大學要通過唯一的一項考試——高考。北京等大城市擁有中國最好的高校,同時也擁有大量外來人口。這些城市隻允許有正式戶口的人參加高考,並享受地區配額優待。北京2000萬人口中有1/3是外來人口,但孩子必須回戶籍所在省份學習和考試的規定讓很多家庭割裂。不僅如此,由於配額制,他們必須獲得更高的分數才能進入名校。
“要麼讓整個國家分享教育資源,要麼接受外來人口位於教育底層的現實。”在北京生活了12年的內蒙古人杜國旺(音)說。他和很多家長每周都跑到北京教育局,徒勞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參加明年的考試。
在上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大上,中央要求有關部門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確保城市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城市服務。但是,大城市不願分享居住權和實惠,擔心這樣做會加重他們已經緊張的資源壓力,並導致更多人口進城。一些人直指擁擠的道路和人滿為患的醫院,稱城市已不堪重負。
不過,批評人士說,戶籍制度有歧視性。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振宇稱,全面的改革需要若干年,但應盡早開展以排解眾怒。他說:“從教育醫療,到社保就業,再到買房購車,這些基本領域無不涉及戶籍制度。戶口影響中國人的一生。”
盡管北京的外來移民家長多年來一直游說國家和當地官員,但他們得到的是曖昧的答復以及偶爾的警告。“不管我們問什麼,總是得到‘我們正在研究,目前不便回應’的答復。”杜說。(作者卡蘿爾·黃,傳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