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劉效仁:男嬰因拖延死亡當思立法缺漏

2012年12月20日09:39    來源:北京晨報    劉效仁    字號:
摘要:讓一個身患重症的病人起碼免於因缺乏救助而死於急診室的命運,有文章指出是現代社會是否文明的底線標准。

一起車禍致23歲的母親當場死亡,所幸出生僅89天的男嬰巴成軒被及時送至江蘇省射陽人民醫院。外婆聞乃香意想不到,在急診室樓上樓下找了兩圈隻看到四名醫生,又以先挂號為由,竟然拒絕施行急救,致其未得到及時救治死亡。(12月19日人民網)

這無疑是一次嚴重的醫療事故。醫生未能履行《執業醫師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對急危患者,醫師應當採取緊急措施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急救處置”的責任條款。醫院也未能履行國務院《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醫療機構對危重病人應當立即搶救”的法定義務。盡管男嬰死亡與拖延救治關聯度尚待鑒定,但可以肯定,延誤以至於拒絕施救,客觀上致使男嬰錯過了最佳搶救良機。

醫生的玩忽職守、醫院應急措施不力,理當受到應有的處罰。但死於急救環節的百姓,遠非一人。尤其沒有身份証、沒有陪伴人員、沒有錢的“三無患者”,被拒絕或拖延救治的悲劇就時有發生。

有網友提出,這種悲劇在國外就很少發生。這並非國外的醫生都是天使,更多的需要從制度和立法層面進行比對。在我國,急救條款隻能散見於《執業醫師法》、《突發事件應對法》、《侵權責任法》、《消防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但對於急救醫療服務定位、政府職責、社會參與尤其是法律責任等存在嚴重缺漏。比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不僅位階低,而且缺乏拒絕急救的罰則。

讓一個身患重症的病人起碼免於因缺乏救助而死於急診室的命運,有文章指出是現代社會是否文明的底線標准。急救醫療倫理的健全和完善,顯然需要政府提供切實的物質和法律的保障,方能將醫生從見死不救的悖逆中釋放出來。而當務之急,就是盡早出台急救醫療法。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