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近年終歲末,又到了各行各業開始網上“晒”福利的時候了。而今年,在五花八門的“福利”中,公積金這種特殊的社會福利成為最搶眼的“明星”。如今,隱性福利已成為收入分配改革繞不過的一道坎,需要有關部門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盡快完善相關行業的福利監管措施,讓未來的福利體系真正體現社會公平正義。 |
“公司今年發了兩塊肥皂,是雕牌的。去年也是兩塊,是立白的。今年肥皂體積比去年的大……”“這一堆莫非就是年終獎?太坑爹了!起碼半年不用買牙膏了,我該說好福利麼?”
臨近年終歲末,又到了各行各業開始網上“晒”福利的時候了。而今年,在五花八門的“福利”中,公積金這種特殊的社會福利成為最搶眼的“明星”。
據報道,公積金最高與最低之間的差距竟然高達幾十倍,最高的單位繳存部分每月近萬元,最低的每月單位僅繳存240元。如此巨大的福利“鴻溝”,讓網友不得不驚嘆,“在強大的公積金面前,那點工資差距都成了浮雲。”
作為一種社會福利措施,住房公積金制度最初設計的初衷是為了幫助中低收入群體解決房價高企帶來的困擾,讓普通職工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買得起房、住得上房。而現實情況卻是,原本應該發揮“雪中送炭”功能的公積金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錦上添花”,不但沒有發揮應有的縮小收入差距功能,反而往往成為社會分配公平的隱性“殺手”。
住房公積金與工資性收入不同,在一定比例范圍內,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等相關稅費,事實上避開了國家對收入差距的調控措施﹔另一方面,由於公積金不直接體現在員工收入中,也成了某些單位逃避相應社會監管與限薪政策的有效手段。難怪一些高收入行業樂此不疲了。
不只是公積金,這些年來,從手機費、交通費到餐補、房補、購物卡,從帶薪休假到出國旅游,從子女上學、就業到福利分房,在某些行業,這些隱性福利收入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基本工資收入,成為一些單位最主要的分配方式和員工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事實上,在一個成熟的社會中,福利本不該遭受如此多的議論。在社會公平的基礎上,福利特別是社會福利本可以發揮扶危濟困、調節收入差距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福利體系可以成為優秀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基於企業和社會發展而不斷提高的員工福利不僅不應被限制,反而值得大力提倡。但我國的現實情況卻是,高福利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壟斷行業,讓原本就不平衡的收入分配體系再次傾斜,成為工資收入之外拉大收入差距的另一條“鴻溝”。
網友“晒”福利,“晒”出的不只是對良好福利的期待,也有對收入差距的擔憂。如今,隱性福利已成為收入分配改革繞不過的一道坎,需要有關部門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盡快完善相關行業的福利監管措施,讓未來的福利體系真正體現社會公平正義。希望來年的“晒”福利,不再成為社會收入差距的展示台,也不再成為低收入者心酸的記憶。(作者 吳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