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自最高層的聲音,正在聚集新一輪的改革能量。而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輪廓,也在這些聲音中得以勾勒。 |
2013年,中國經濟的命題格外豐富。增長已不再是唯一的中心詞。“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若GDP無法讓民眾增收,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不干可能不犯錯,但要承擔歷史責任”。發自最高層的聲音,正在聚集新一輪的改革能量。而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輪廓,也在這些聲音中得以勾勒。
要改什麼?
首先,要改的是錯配型經濟增長。盡管多年以來,不同類型的企業已經在政策層面被賦予了平等的“國民待遇”,但在資金層面仍然溝壑縱橫。國有企業因為優惠信貸條件獲得了強大資本規模,但並沒有轉化為強大的競爭力。而許多對經濟和就業拉動效應更為明顯的中小微企業則嗷嗷待哺。與此同時,前期獲益於改革開放的充足社會資本則因為缺乏良好的投資渠道無從可去。由於資金配置水平偏低,激勵創業創新的機制難以形成,許多地方的經濟增長不得不借重於傳統產業。其結果是,不僅是產業升級成了空話,而且導致落后產能過多釋放。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中國每年鋼需求量大約兩億噸,而實際產能高達7億噸。每一噸鋼都意味著GDP的增長,但是,實際上卻代表了生產要素的浪費和增長的水分。
其次,要改的是錯配型財富分配。經濟的增長,歸根到底需要通過財富分配體現。然而現實是,行業之間、崗位之間、地區之間、群體之間的財富支配能力極不平衡。盡管近十年來,沒有發布官方的基尼系數,但是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已是全社會共同的觀感。財富分配的不平衡,不僅會埋設社會不穩定因素,而且會使經濟增長跛腳。近年來,由於外圍環境不穩,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出口貿易大受影響。2012年,外貿出口增長10%的目標難以達成就是証明。在這種情況下,擴大消費內需和加大政府投資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手。政府投資,不可永久持續,而且其邊際效益總在遞減,真正能夠保証經濟平穩增長的,是通過消費內需的擴大建立內生型市場,以此消化庫存,保持市場需求。近年來,盡管不少地方居民收入增幅接近或趕上了GDP增幅,但是,與政府財政收入增幅相比,還遠遠不足。如果政府支出能力總是大於民眾支出能力的情況不改變,中國經濟最穩定的增長引擎就無法充分發揮作用。
再次,要改的還有市場發育的緩慢。資本市場與經濟增長情況背離,房地產市場忽冷忽熱,不僅攪亂了市場預期,破壞了市場信心,制約了民眾獲得財產性收入的空間,而且加大了調控成本。所有的市場,都隻能基於法治環境才能發育成熟,因此,讓市場得以糾偏並發揮應有作用,需要加大法治的培育。
中國經濟,還遠沒有發揮出制度紅利。讓制度紅利代替人口紅利,需要找准切入點勇於改革。比如,讓政府從經營型轉身為服務型,讓其花錢更有法理性,需要預算向民主化科學化進一步邁進﹔讓民眾對未來預期更加安全,需要收入分配改革的深入﹔讓佔據多數資源的國有企業具有更強的競爭性同時激活中小企業活力,需要打破壟斷門檻,引入競爭主體。所有改革,都是對於現有利益格局的觸動。調整利益格局,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而歸根到底,改革的目的是一個:經濟應該為民眾服務,而不是民眾為經濟服務。這正是我們期許於2013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