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蔡成平:2013能否重溫“中日永不再戰”誓言

2013年01月05日11:09    來源:海外網    蔡成平    字號:
摘要:越是形勢嚴峻愈顯得彌足珍貴,2013年將是一個拐點,中日兩國需在新的一年擺脫戰爭陰霾,重新回溫“中日永不再戰”這一40年前立下的誓言。

2012年12月20日,日本記者俱樂部為剛卸任駐華大使回國的丹羽宇一郎舉辦了演講會。這一演講並未受到日本國內媒體太多關注,朝日新聞等主流媒體雖有所報道,但篇幅有限。相對而言,中國媒體的關注度更高一些,然而語調基本上都是“丹羽再次抨擊釣魚島國有化”、“丹羽呼吁日本承認釣魚島爭議”。

筆者聽完整場演講后,所謂“呼吁日本承認釣魚島爭議”只是丹羽提出的一點建議,他最擔心憂慮的還是“臨界點”問題。他在演講中反復重申,“在島嶼問題上,中日兩國最重要、最需要做的事是如何控制不要超越‘臨界點’,不讓其引發災難”。那麼,“臨界點”具體是指什麼呢?丹羽解釋稱,“這個‘臨界點’就是指出動軍隊。若兩國出動軍隊的話,就沒有退路了”。他認為,“領土問題是很復雜的,不是幾天時間就可解決的。若一定要用黑白標准做判斷的話,戰爭是唯一選擇。但若發生戰爭,對誰都沒有好處”。

中日會為釣魚島開戰嗎?這正引起中日乃至世界輿論的普遍擔憂,中日必有一戰的陰影再度浮現。前不久,美國《外交政策》雜志刊文,將東亞列為2013年最有可能爆發戰爭沖突的地區,預測釣魚島爭端引發戰火的可能性最大,並強調“中日間圍繞著歷史和領土的沖突已發展到空前高度,在釣魚島問題上,中日雙方都採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動,雙方爭執走向失控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反映在中日兩國上,彼此都在警惕對方是否會採取更強硬措施,甚至是“出國軍隊”,即跨越丹羽所稱的“臨界點”。野田佳彥早在7月底就明言,“如果含尖閣列島(注:釣魚島)在內的日本領土和領海發生別國違法侵犯行為,必要時將考慮出動自衛隊”,首次明確表示將可能出動軍隊應對爭端。另一方面,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則多次表示,“會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利”。日本防衛研究所12月19日發布的《中國安全保障報告》就明確指出,向釣魚島海域及南海派遣海監船的中國國家海洋局等與軍隊“正在加強合作”,為了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爭奪海洋權益,中國“很可能投入軍事力量”。

在這樣的微妙對立局面下,丹羽所強調的“臨界點”值得深思。蔣方舟在盤點2012年時所言,“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民族主義被一步步工具化利用,它是百試不爽的創可貼,作為解決內政問題手段的延伸。2008年,北京奧運會把中國凝結成“榮譽的共同體”,四年之后,黃岩島和釣魚島把中國凝結成了‘仇恨的共同體’。”

面對這樣的狀況,最感憂慮的無疑是中日關系正常化40年的見証者們。在日本山形縣游佐町,就有這樣一位66歲的老人,名叫小野寺喜一郎。看到電視上播放的示威游行,他忍不住感慨道,“很重視對日外交的他,恐怕也對現狀深感痛心吧”。所謂的“他”即是國家主席胡錦濤,1984年日本青年團訪華,時任團長的小野寺與時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席的胡錦濤見面,並曾共同祈願“中日永不再戰”。

同年,同樣的一幕發生在北京大學,時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講中強調“中日要永不再戰”,他對胡耀邦提出的“相互信賴”原則評價道,“要長期保持友好關系,我們就必須抱有相信對方的信念。唯有如此,無論今后遇到什麼驚濤駭浪,中日兩國關系就像擁有了永不迷航的羅盤針一樣不再迷茫”。

到訪過京都的人大都去看過嵐山公園內的周恩來詩碑,1919年,21歲的周恩來游嵐山時寫下的《雨中嵐山》至今傳為經典,短短的80個字精雕細刻在一塊千年不化的馬鞍石上,篆刻人是大名鼎鼎的高城芳三郎,他的另一件名作就是著名的“日中不再戰”石碑。若再向前追溯,田中角榮40年前在北京與毛澤東會面時,雙方也曾舉杯立下“中日永不再戰”的誓言。

越是形勢嚴峻愈顯得彌足珍貴,2013年將是一個拐點,中日兩國需在新的一年擺脫戰爭陰霾,重新回溫“中日永不再戰”這一40年前立下的誓言。歷史不容倒退,不管是誰上台,都必須尊重中日關系的歷史“分量”。

(注:本文轉載自“蔡成平--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