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熊建:反思新媒體三大弱點

2013年01月18日09:36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熊建    字號:
摘要:新媒體的飛速崛起,就像這個微博一樣,每天都在給傳統媒體敲著喪鐘。其快,10年走過后者百年歷程。其強,已經逼迫后者退避三舍,割地讓位。

近來,一個隻有“鐺鐺鐺”敲鐘聲的微博火了,粉絲一夜暴漲至20萬。引得姚晨、蔡康永、李小萌等一眾名人紛紛轉發、評論。發布這樣的信息,有勁嗎?關注這樣的信息,有勁嗎?有空還不如多看看書。

新媒體的飛速崛起,就像這個微博一樣,每天都在給傳統媒體敲著喪鐘。其快,10年走過后者百年歷程。其強,已經逼迫后者退避三舍,割地讓位。

傳統媒體跟人一樣,生而奔死。當年,電視出現,廣播業界悲鳴一片。可當事人預料不到,今天廣播居然還能大行於世,活得很好。廣播會死,但不是今天。它找到了新的讀者群,更新了盈利模式,改變了內容供給,咸魚翻身了。

再舉一個例子,公共洗手間裡一般都有烘干機和擦手紙。按理說,烘干機更環保,用紙會造成浪費。可如果有擦手紙,很少有人用烘干機。為什麼?因為用紙擦更快,雖然比烘干隻快幾秒鐘,可就這幾秒鐘為擦手紙贏得了生存空間。所以,隻要傳統媒體還有一絲價值,就不會被輕易拋開,何況,現在它的價值還不小呢。

首先,新媒體似乎降低了新聞業的從業門檻,可所謂“人人都有麥克風”,從哲學上講是泛神論。人人都有,就是人人都沒有。雖然新媒體宣稱報道者永遠在現場,可如果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在現場看到的只是表面。

美軍特種部隊突襲本·拉登,被人用新媒體直播,論者驚呼:傳統媒體完蛋了!可要知道,如果不是傳統媒體確認,誰知道那家伙拍到的是什麼?真人CS嗎?如果不是傳統媒體解讀,人們隻能獲得震驚、詫異、錯愕這樣初級的感性認識,而不會得到深刻、豐富、確鑿的理性認識。

傳統媒體的最大優勢,就是擁有一大批有較高學習能力、分析能力、知識水平的從業人員,佔據了人才重鎮。雖然這些寶貴的人力資本將來很可能會發生一種向新媒體流動或者原地轉身的趨勢,但在一系列配套機制完成前,人才轉移還隻能是沙盤推演。

其次,新媒體讓信息源更多了,但魚目混珠、泥沙俱下,對人們對信息的鑒別力、把握力、掌控力的要求更高了。以評論為例,深度解讀需要很快嗎?如果一出個什麼新事兒,還沒搞清狀況就毛毛躁躁進行解讀、評論,不是成熟慎重的做法,容易露怯。

有人說,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傳統媒體需要得到他們的支持。事實上,新媒體現在最需要得到傳統媒體的支持,將來出了問題也會需要傳統媒體拯救。因為目前新媒體有三大死穴:讓人不專注、不深度、不負責。

首先說不專注,新媒體的海量信息讓人容易迷失。上網本來打算干這事,卻會不經意間去干別的,距離初始目標越來越遠,就跟女人逛街一樣。

這是個大數據的年代,同時也是個信息缺乏的年代。信息越多,其實也就越缺乏信息。因為海量的信息,如果不加甄別,就等於沒用。人們很多時候的網上沖浪,不過是等待戈多,跟閑漢晒牆根沒什麼區別。

第二,不深度。信息爆炸,信息總量越多,有效信息越少。網上一個帖子,稍微一長,往往會出現下面的評論:“文太長,沒看完”,或者“文太長,竟然看完了”。一件事兒、一種觀點總希望能在不拖動鼠標的情況下就明了,這對提供者來說要求太高了。現在很少有人能有老子的水平,一句能頂一萬句。新媒體如果沒有傳統媒體提供的深度作支撐,那隻能算個開路先鋒,當不了中軍主將。

第三,不負責。新媒體讓人失去了擔當和責任,最終導致不高尚。一說實行網絡實名制,很多人反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匿名發帖可以不用負責。微博有不少實名,可上面不負責的言論還少嗎?私奔這樣話題都能出現,大眾心理底線被迅猛拉低。

這三大死穴,造成一種結果:讓人不進步。新媒體一天沒有把死穴修煉掉,那傳統媒體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