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中青報:中國電影的“假”

2013年01月21日09:54    來源:中國青年報    竇海軍    字號:
摘要:說到此,人們會覺得電影中真假這件事不是挺簡單嗎?難道中國導演連這個都搞不定?還真的就沒搞定。

“假”,是中國電影的一個大問題。國外的片子也有大量虛構、夸張(例如《007》),可是怎麼還那樣引人入勝呢?而中國導演明明是想往“真”裡搞,結果卻假得令觀眾像嚼沙子一樣難受。

這背后有一個專業問題,通俗一點說,一部電影首先要預設一種“規定情境”,好電影的虛構和夸張,不但不能脫離這個“規定情境”,同時還要適度地尊重生活邏輯、生活常識。

說到此,人們會覺得電影中真假這件事不是挺簡單嗎?難道中國導演連這個都搞不定?還真的就沒搞定。

《一九四二》無疑是一部動態的“流民圖”,然而放映過程中的頻頻笑場,就說明不是幾個人缺乏“階級感情”或憐憫之心。比如把那個隨難民群布道的傳教士詮釋成小丑一樣,幾次引發笑場,不但有點假,還有點不合時宜地戲弄了宗教信仰。又例如,陳道明頻頻用詭詐的眼神表現蔣介石的內心活動,好像蔣是個受審的罪犯,而不是堂堂的委員長。再有,國民黨上將銜的軍官那膚淺的趾高氣揚,以及把他與河南省主席的關系表現得那樣輕浮、痞子化(內心狀態),恐怕也有悖史實。

而下面這個假,甚至讓我懷疑這部電影中或許還有很多我沒能力識別的、黑白顛倒的“大假”。

片中陳布雷的形象比蔣介石年輕不少,他一身三件套西裝,很有些洋派頭。他跟在蔣介石左右,儼然是一個貼身秘書,協助蔣打理公務瑣事。蔣高高在上,陳恭敬小心,很有些官場氣。

實情卻是,陳布雷是個記者、編輯出身的文人,隻比蔣介石小3歲。他的氣質是:謙謙君子、文質彬彬、朴實沉默,典型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風骨、做派。他的外形特點是:身材瘦小一米六,不修邊幅亂頭發,常年穿著很舊的黑色長衫,右手不離“三五牌”香煙,走路邁著細碎的步子,左臂僵直不怎麼擺動。他常年患嚴重的神經衰弱,靠大劑量的安眠藥睡眠,臉上帶著明顯的文氣加病氣。他與蔣介石的關系是:蔣對他的尊重,勝過對絕大多數黨國大員。蔣隻稱張靜江、胡漢民、汪精衛等幾位國民黨元老“XX先生”,卻從始至終都稱陳布雷為“布雷先生”。陳布雷的主要工作,一是給蔣起草重要文書,為蔣的重要電文把關﹔二就是以幕僚靈魂的身份參加蔣的智囊會議。會上他很少說話,偶有點睛之句,會議結束后,蔣會經常與他就重大問題單獨長時間討論。陳很少親自會客,省主席級別的官員一般都由其手下接待,隻有陶希聖、張治中、邵力子、孫科、張群、陳誠、於右任這種量級的大員或摯友才親自接待。

好了,把電影中的陳布雷與這個陳布雷比較一下,就知道不僅他們的“神”驢唇不對馬嘴,“形”也是南轅北轍。其實這樣一個特點鮮明的歷史人物,導演或演員隻要翻一晚上資料,就能把人物演到“形似”的地步。當然,演到“神似”就很難了。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中國舊文人的內心世界和生活習慣,就不可能將陳布雷刻畫得“神似”,這可不是查幾天資料就能達到的。也正因此,《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的某些片段,才顯得虛假。

要不是碰巧剛看了些陳布雷的資料,我也不能識破陳布雷這一角色竟會假到如此地步。

《一九四二》中飢民普遍不瘦,雖然演員們都聲稱進行了事先減肥,但效果實難恭維。歷史上有不少演員都曾為了瘦身而做出過驚人的努力。《金陵十三釵》中飾演假教士的貝爾為了扮演《機械師》裡的角色,曾經兩周內減肥57斤,直到醫生告誡他再減下去會有生命危險﹔后來為了演《蝙蝠俠》,又在6個月內增重90斤。這種損害健康、近乎玩命的行為后面,一定有著品格和敬業精神的支撐,體現的是一個電影人對於電影藝術和公眾的尊重,也是藝術家道德和職業品位的反映。

中國電影的“假”,大都不是電影人的惡意造假,很多時候也不是因為資金不足,問題的根本,是我們缺乏“真”的能力。

馮小剛在中國不是一般的小導演,我們有理由用“國際優秀電影的標准”來衡量、要求他的作品,否則中國電影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