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過去一百年,或者說一百二十年、一百五十年的關鍵是什麼,當然可能有不同的回答,我自己的一個理解,一個核心的問題是建立國民國家(nation state)。 |
2013年1月9日,在梁啟超《新民說》創作110周年之際,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主辦“新民,一個未竟的使命”主題文化沙龍。以下文字來自於主題演講。
破局,什麼是關鍵。更具體一點說的話,中國過去一百年,或者說一百二十年、一百五十年的關鍵是什麼,當然可能有不同的回答,我自己的一個理解,念群學長可能也同意,一個核心的問題是建立國民國家(nation state)。昨天在北航剛好是我的“中國文明文化史”考試,我大概用一個學期,從堯舜講到現在,講到鄧小平,這裡有一個現代史的核心問題,我一直跟學生講,就是如何建立國民國家,所以我的考試題裡面出了這樣一道題:中國人在過去一百年中所要干的事,如果用英文來表達是什麼?大部分學生沒有記住這個英文單詞。當然這個詞,我們通常會說叫做“民族國家”,我對這個翻譯有比較大的意見。最初這個詞引入中國的時候,他們都叫“國民國家”,那個詞都被翻譯成“國民”,包括任公也是這樣談論的。其實我們現在所講的民族主義,也許更確切的說法叫國民主義。當然這樣一個翻譯的變化會導致在中文中的含義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不去管它。
何謂“周秦之變”?
我在給學生講中國文明文化史課的時候,我還會強調一點,我們中國人對過去一百多年所做的這件事情,其實不是獨一無二的,在中國歷史上就曾經發生過,發生在什麼時間?周秦之變的本質,就是從封建制變為國民國家,實際上中西歷史的演進,有某些類似的地方,隻不過時間相差得比較遠。歐洲從15世紀開始以后所經歷的變化,中國在戰國時代經歷了。周代是一個封建制,孔子這個時代封建開始崩潰,形成了戰國的七雄。戰國七雄所建立的制度,跟周制有本質上的區別,區別在哪裡?戰國的七雄大概最初從魏國開始,它所建立起來的國家就是國民國家。為什麼叫國民?因為他們現在是國王的民。說起來比較復雜,在封建制的時代,除了王畿的那些民,其他諸侯的民,他們都是屬於某個家,或者某個諸侯,每個人有不同的君,也可以說在當時的中國有幾百上千個君,每個人是從屬於這個君的。禮崩樂壞,最后君不存在了,所有人統合於國王之下,形成國民。所謂國民的意思就是國王之民,在歐洲15世紀到17世紀的變化跟這個是一樣的,15世紀之前的歐洲,從10世紀開始建立封建制,民同樣是從屬於幾千上萬個君,所以會有一個附庸的附庸不是國王的附庸,所以就沒有國民。也是后來隨著歷史的變化,形成了國民。
《商君書》:國民國家的完整藍圖
形成國民國家,馬上會面臨一個問題,因為國民國家跟原來的國家有很大的區別,原來的國王所統治的是小型共同體,並不直接統治那些民,現在國王要統治這麼多民,是廣土眾民,怎麼辦?所以他就會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建立這一系列的制度經過很多努力,我們在這中間可以看到法家為這樣一個努力提供了完整的方案,尤其是商鞅,《商君書》也許是古典中國最杰出的一本政治哲學著作,因為它討論現代國家如何建立。當然這裡我也要插一句話,在我看來,所謂古典和現代是往復循環的,我們都以為我們的歷史是從蒙昧到現代,從古典到現代,是一個直線演進的過程,但是我們儒家從來不這麼看歷史,儒家認為歷史是在循環的。所謂現代性也是在循環的。我們去看戰國時代,或者秦漢之際的中國,尤其是那些人的精神狀態,其實跟我們現在沒有任何區別,他們甚至可能比我們更現代。這也是題外話。商君提供了建立國民國家的完整藍圖,我們回過頭去看,你會發現他跟梁任公最初提出的藍圖,或者跟毛澤東的藍圖,沒有任何區別。所以我把它概括為法家或者毛澤東的國民國家的藍圖。它是什麼含義?或者說它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它的基本原則就是一個單一的權力中心統治所有人,並且是直接地統治所有人。所以《商君書》裡面會講,建立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綱領是什麼,是做一,把所有人摶成一個人,他用“摶”這個字,商君的目的是要把幾百萬人、幾千萬人,聚集成一個身體,秦國立國的基本精神是一國之治猶一身之治,要把這個國家變成一個單一的身體,所有人都服從一個頭腦的指揮。我們看這個方案跟毛澤東有什麼區別嗎?其實沒有任何區別,而他所採取的方法跟后來20世紀很多革命者所採取的方法也是一樣的,叫做弱民,治國之道首在弱民。因為民如果強國就弱,民如果弱國就強,所以治國者首要的任務是要弱民。這就是商鞅的基本原理,由此你可以理解整個秦國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比如說它消滅社會,消滅學術,所謂焚書坑儒就是要消滅國家之外的一切政治權威,包括學術的權威,因為學術的權威很容易轉化為政治的力量,所以要消滅它。
在秦國你會看到一個景象,這個景象就是國家權力延伸到田間地頭,延伸到女人的子宮,延伸到男人的生殖器,他會控制到每個人的生活的所有方面。當然秦始皇那個時候還沒有發明意識形態,他沒有提出秦始皇思想。這就是現代集權主義跟古代專制主義的根本區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