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行需求巨大,運力仍有缺口,熱門車票必然被“秒殺”。徹底破除春運“一票難求”痼疾,有賴鐵路建設步伐加快。借助科技、改善管理,也能節省旅客在購票環節的時間和精力。比如,網絡購票普及,多數人在家裡就能知道有沒有票,車站窗口和售票點的通宵長隊,正在縮短。 |
僅用“運力缺口”,難以回答“一票難求”,紓解不了“購票焦慮”。應以更透明的信息、更積極的姿態,回應公眾關切
鐵路春運節前售票高峰,與往年頗多類似卻又稍顯不同:一周裡,日均售票近700萬張,其中約40%是在網絡售出,而去年這一數據最高值僅為20%。
出行需求巨大,運力仍有缺口,熱門車票必然被“秒殺”。徹底破除春運“一票難求”痼疾,有賴鐵路建設步伐加快。借助科技、改善管理,也能節省旅客在購票環節的時間和精力。比如,網絡購票普及,多數人在家裡就能知道有沒有票,車站窗口和售票點的通宵長隊,正在縮短。
即便如此,公眾還是有微詞。聽著電話裡的忙音,點擊上百次還買不到票,難免會積累負面情緒,更會犯嘀咕:車票都被誰買走了?明知流量巨大,網站怎麼還那麼脆弱?
我們已經進入“權利時代”。從“排第一也沒票”的牢騷,到“搶票插件”的爭議,再到對12306網站投資數額的質疑,都是給鐵路部門的時代考題。僅用“運力缺口”,難以回答“一票難求”,紓解不了“購票焦慮”,需要以更積極的姿態,回應公眾關切,從而獲得公眾的理解和信任。
其中,信息公開可謂關鍵。比如,長線多點,車票在各車站間怎樣分配?相比其他電商網站,12306難在哪裡?如此大量車票,各種發售渠道佔比如何?如果有專業的分析解讀、及時充分的披露,公眾自然能對分配是否合理、程序是否合規做出判斷,對鐵路之難多幾分理解,對逐步緩解添幾分信心,也讓鐵路內部自我加壓、提升服務質量增添了動力。反之,如果封閉作業、語焉不詳,在“人多票少”的境況下,難免會產生負面猜想。
鐵路運輸,因其壟斷地位和低廉價格,具有很高程度的公益性,是一種公共產品。提供公共服務的部門需要公開透明,保障公眾知情權和監督權。正因此,無論之前“公開高鐵票價構成”還是近期“公開售票情況”的吁請,都是正常訴求。盡量公開相關信息,不僅是求取理解,更是義務所在。
更何況,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天價宣傳片”的余波未了,又引來“天價售票網”的猜疑,在這樣的情況下,集行政監管者和市場主體於一身的鐵道部門,理應接受更嚴格的挑刺。鐵路建設涉及政府集中採購項目,涉及重大建設項目的批准和實施,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無疑都屬於應主動公開、重點公開的內容。正如十八大報告所要求的,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既是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也是對具體決策、管理者的保護。
最近,鐵道部運輸局負責人已就站票、搶票插件、農民工購票等問題接受採訪,回應公眾部分關切。求解春運難題並非鐵路一家之責,破解“一票難求”也非一時之功。正因為還行進在發展之路上,鐵路部門更要習慣在“玻璃房”裡工作,多一些真誠回應,少一些遮遮掩掩,才能舒緩公眾情緒,贏得理解、信任和尊重,為工作贏得更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