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李智勇:愛惜“吃面慈善” “謊言愛心”的種子

2013年01月30日09:44    來源:人民日報    李智勇    字號:
摘要:鄭州,“組團吃面”感動一座城﹔南昌,“善意謊言”溫暖老人心。進行物質上的救助、行動上的幫助時,兼顧受捐贈人的尊嚴和感受。甚至,還要在精神上進行幫扶,幫助受贈者建立、堅固自立自尊之心。“嗟來之食”式的慈善,哪怕給得再多,也不足道。

  慈善的“2.0版本”是,進行物質上的救助、行動上的幫助時,兼顧受捐贈人的尊嚴和感受。甚至還要在精神上進行幫扶,幫助受贈者建立、堅固自立自尊之心

  鄭州,“組團吃面”感動一座城﹔南昌,“善意謊言”溫暖老人心。歲末,這兩件大眾自發的愛心行動,確實讓人眼紅心熱。

  感動之余,有心人開始琢磨:這不是兩件簡單的好人好事吧?裡頭似乎有些不一樣的東西呢!

  有人看到了慈善方式的進步。行善,還不落一行善的名兒,受助者實際受益而尊嚴無損,這好啊!

  方式改善當然不錯,但更難得的是,它背后還蘊含著慈善意識升級的端倪。

  什麼是慈善?相信很多人張口就會答:舍錢給東西唄!

  好些年前,我曾在村子裡搞過一次小調查:您眼中的慈善是啥?鄉親們的回答就是這樣:“給東西”、“給錢唄”、“幫俺娃上學”……

  這當然是慈善。但似乎可以稱之為慈善的“1.0版本”,即:物質上的施舍、行動上的幫助,這當然有意義。過去災年施粥,那是活人無數的大善事﹔現在匱乏地區,最有效的幫助也離不了物質和行動。

  但是,就現代慈善發展的要求而言,慈善還有個“2.0版本”:進行物質上的救助、行動上的幫助時,兼顧受捐贈人的尊嚴和感受。甚至,還要在精神上進行幫扶,幫助受贈者建立、堅固自立自尊之心。“嗟來之食”式的慈善,哪怕給得再多,也不足道。

  慈善意識升級背后,更可寶貴的,它還折射著社會心理的進步。

  放在社會倫理中看,慈善是建立在人與人平等基礎上的互愛。雖有窮富授受之別,但助人者不高於人,被助者不低於人。善,源於我們的天性和良知,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內在要求,它不應求回報,它付出即是得到、本身即是目的,此外不應有別的目的。

  明明自己拿錢資助這病人,卻非要壓在碗底下偷著給﹔明明是自己掏腰包彌補老太太的損失,卻哄著老人家:這是警察追回來的,您自個兒的錢!——這裡頭,沒有“恩主”、沒有精心組織出來的蠟燭、歌曲、感謝詞,隻有平等而互愛的人,可這是多麼優雅的姿態、多麼高貴的舉止、多麼現代的精神啊!

  應該重視這些升級版本的“種子”,並把它們散播開去。這或許是兩個愛心故事帶給社會的普遍性啟示。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