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的外交策略可算強勢不強硬,既堅持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的原則性,但卻非咄咄逼人的強硬,提出中國在國際事務的最新定位:“和平發展的實踐者、共同發展的推動者、多邊貿易體制的維護者、全球經濟治理的參與者。”中國的發展是和平方式,不稱霸、不做帝國,是種想讓國內人民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發展模式。 |
剛柔並濟展外交新風格
【台灣《聯合報》1月30日文章】題:昭告世界和平與利益都不放棄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講話首先是再次向世界昭告,大陸的發展是和平方式,不稱霸、不做帝國,是種想讓國內人民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發展模式。正因如此,外界不必擔憂中國發展后會成為興風作浪、窮兵黷武的霸權。
至於捍衛正當權益、國家核心利益的話語,因和平發展易造成西線無戰事、捋中國虎須也沒關系的誤解,故習再次明白敬告有所圖謀的相關國家,特別是與大陸有領土與領海主權糾紛的周邊國家,日后該有所作為,將依法據理絕不隱忍。
大陸國家領導人再三宣示永不稱霸,然世界各國依舊用異樣眼光、狐疑心態看待中國。畢竟人類文明歷史發展迄今,“超級巨大”的未來中國將是首例,面對外界再三懷疑,大陸也隻能不斷解釋。這是中國“和平發展”的宿命。
【《香港經濟日報》1月30日文章】題:強勢不強硬 習近平外交策略
本周一,中央政治局就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進行集體學習,更重要的是總書記習近平借此對今后外交工作綱領定調。
總括其談話內容,習近平的外交策略可算強勢不強硬,既堅持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的原則性,但卻非咄咄逼人的強硬,提出中國在國際事務的最新定位:“和平發展的實踐者、共同發展的推動者、多邊貿易體制的維護者、全球經濟治理的參與者。”
為何在習李新政開局之初,習近平如此重視對中國外交策略的定調呢?國際形勢的確愈來愈復雜,尤其是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主權爭議有加劇之勢,而不少國家的領導人更替,也為中國處理外交事務增添變數。正如習近平所指出,中國和平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們能不能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在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開拓前進”。
當然,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的前提是必須捍衛中國的國家核心利益。
中國處理釣魚島爭議,可算習近平強勢不強硬外交策略的體現。在日本將釣魚島所謂國有化之后,中國擺出強硬姿態,包括派出公務船前往釣魚島執行公務,借此宣示主權。不過在強勢之下,中國仍能維持一定靈活性,如上周習近平在北京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魁,並接受安倍晉三的親筆信。
習近平此舉,一方面顯中國重視發展中日關系的方針沒變,但也同時告誡日方應以實際行動與中方共同努力,通過對話找到妥善管控和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