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理說,房管部門不允許一般公眾“以人查房”,是一個非常合理的規定。從其它國家的情況來看,盡管各國的房產信息公開的規定有差異,但一般都不允許普通公眾“以人查房”。因為這顯然威脅到個人的隱私和居住安全。 |
房子越來越值錢,它因此而成為了國人心目中的新的財富圖騰。而當它與權力——另一個容易觸動公眾神經的元素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故事就多了起來。以人查房,網絡反腐,屢傳捷報。自從微博裡開始曝光一些房姐、房叔、房祖宗以來,讓不少心虛的官員如芒在背,有膽小者甚至含淚賣了樓。
在網絡的的群情激奮之下,“以人查房”表現出了一種亢奮和蔓延的態勢。不過這些坐擁巨額房產的“房氏家族”似乎可以暫時鬆一口氣了。近日,一些地方加緊出台房屋信息查詢規范,對輸入姓名查詢名下房產的“以人查房”方式作出約束。江蘇鹽城有關部門稱,部分地區個人住房信息的不正常流出,引發市民對住房信息安全的擔憂。北京市建委也在內部明確了紀律,個人一律不准進行類似“以人查房”之類的信息查詢。這也意味著,今后公眾將很難查到某個官員名下到底有幾套房產。
按理說,房管部門不允許一般公眾“以人查房”,是一個非常合理的規定。從其它國家的情況來看,盡管各國的房產信息公開的規定有差異,但一般都不允許普通公眾“以人查房”。因為這顯然威脅到個人的隱私和居住安全。
然而吊詭的是,對於這一項有利於維護私權和私產的規定,公眾似乎並不買賬。有網絡調查顯示,居然有九成網友反對禁止“以人查房”。不少人認為這是制度化地護短,為網絡反腐設置障礙。有媒體撰文評論:“還沒把公權力裝進籠子,卻已把官員房產信息裝進了保險箱,蒼蠅拍、打虎棒都夠不著。”
在私權保護領域的進步,是改革的一項重大成就。一項有利於保護公眾隱私的政策,卻不受公眾的待見,這一現象值得玩味。有人說,網絡反腐反得連基本個人權利都不顧了,這是改革的和權利意識的倒退。甚至有人將支持“以人查房”的人稱之為網絡暴民,是民粹主義情緒蔓延的一個典型例証。
對於“以人查房”的兩種觀念的對立,在近些年的社會思潮中頗為常見。類似的還有在關於國企、醫療、住房、教育等領域的市場化改革問題上,都出現了兩種對立的公眾意見。這也是學者們近年經常談起的關於改革共識的破裂問題。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社會對於改革的共識和認同度頗高。說起一項政策有利於保護民權,國企和醫療教育往市場化的方向改革,除了少數堅持極左思想的人,恐怕很少有人會反對這個方向的改革。但近些年,這些改革的共識卻面臨著挑戰。不少人認為,保護私權,只是鞏固了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權益,而各種領域的改革,讓普通民眾成了改革的對象,成了改革成本的承擔著。他們中的一些人因此而對改革的市場化方向產生了質疑,因此有了一些反市場、反私權保護的言論。
對於這樣一種變化和分裂,已經不是一句不懂現代意識、非理性、民粹可以駁斥的。我們更應該反思,在這樣一種斷裂的背后,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很多人對改革的方向產生了懷疑。
我們還是回到“以人查房”的爭議上來。在我看來,在極左思潮終結了三十多年之后,今天的中國人絕對不會非理性到拒絕那些真正保障民權的規定。很多公眾反對限制“以人查房”,無疑是看到了在今天的社會形勢下,保護公民隱私固然重要,反腐敗,促進官員財產公開也是當務之急。如果普通人不能“以人查房”,那麼,反腐敗的監管部門能不能查?他們會不會去查?如果他們不能查,或者不願意動真格地去查,那麼,在隱私權保護下,獲益最大的是誰?隱私權會不會成了貪腐的擋箭牌?
我們看到,在這一輪的網絡查房反腐事件中,絕大多數都是民間自己發現和舉報,然后相關的監管部門才介入調查的,而且幾乎一查一個准。公眾自然會發問:我們體制內那些專業的部門,為什麼就沒能發現呢?按說他們掌握著制度內的授權,在這個數字化的時代,挖出一批批“房式家族”並非難事。是不能,還是不為?
如果保護隱私權意味著保護貪腐,很多人寧願放棄隱私權。如果市場化的改革意味著對普通人利益的侵佔,很多人寧願不要改革。這或許是聽到改革二字,不再像改革初期那麼親切的原因所在。重建改革的共識,修補社會的斷裂,從理解這些質疑的思潮開始,從修補改革的制度漏洞開始。隻有實質上回到公平正義的軌道上來,才能真正平復那些非理性的公眾情緒。
(注:本文轉載自“李鐵--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