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鐵路終於回歸到它應有的交通位置,中國的鐵路、公路、水路、民航,才徹底凸顯大交通的理念和布局。有大交通的理念和視野對神州大地的再審視、再優化、再完善,則必定能為中國的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
□聚焦全國兩會·機構改革
本報特約評論員金明岩
當沒有了鐵路的一家獨大,當鐵路終於回歸到它應有的交通位置,中國的鐵路、公路、水路、民航,才徹底凸顯大交通的理念和布局。有大交通的理念和視野對神州大地的再審視、再優化、再完善,則必定能為中國的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鐵道部要謝幕了。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才恁般復雜。有快意,亦有惆悵。有歡呼,亦有留戀。有人在鐵道部的門牌前拍照留念,有人在述說它的前世今生。但無論人們懷著怎樣的心情,用什麼樣的眼光,但有一點並不因此而改變。
它是從歷史中來的,而今要回到歷史中去,但它在歷史上留下一段不可磨滅的奇跡。從基本完備的幾縱幾橫的鐵路網,到分別居世界第二、第一的鐵路營業裡程、高鐵運營裡程,再到青藏鐵路等百年天路的建成,其中鐵道部所應有的功績抹不去。
然而,它的過去決定了它的未來,它的強大存在讓人們更加看清了它的不足,它的成就給人們提供了革新的理由,這就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它集政、企、資和公、檢、法等多種職能於一身,本身即成一大奇特景觀。在人們稱它為“鐵老大”的時候,它的缺陷和它的成就一樣明顯。
沒有發展,就談不上什麼改革。正是長足的發展,才不斷給改革以機會。伴隨著60多年來不斷編織的鐵路網伸展進萬水千山、城市鄉間,成為共和國越來越強勁的大動脈,今日中華大地早現萬千氣象,我們也已飛速進入嶄新時代。用時代的新眼光來審視,舊的東西更加的突兀,“鐵老大”越來越像束縛發展的枷鎖。
從買票難,到旅途累,百姓的諸多不適感受,實因受制於體制束縛,市場的應有活力受到壓抑。從“鐵老大”給人的諸多彪悍感受,到一些腐敗現象的集中多發,不少實因政企資不分所致。與此同時,每年數十億人次的出行規模,億萬民眾的全國范圍流動,多樣化、差異化的出行訴求,是新時代給交通提出的新考題。顯然,這不是鐵道部所能解答的,鐵道部的存在本身更成為回答這道題的障礙。
在這個意義上,鐵道部的歷史使命完成了,走到了必須謝幕的歷史關口上。推進鐵道部改革,推行政企分開,正是順應時代之舉。然而,它的落幕,只是對枷鎖的打破。拆分鐵道部不能止於“物理反應”,它還留給我們一連串問號:2.6萬億元債務未來如何處理?政企分開之時,如何保障國有資產安全?拆分后,人員將會如何安置?……這些問題亟待解決。鐵路依舊,建設依舊,運行依舊,但沒有枷鎖的束縛,列車會更加自由地飛奔。
當此之際,不少人也許有些不舍,但不必傷懷。新的藍圖,開啟了新生。新的使命,蘊含著新的希望。讓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社會的歸社會,卸下加載在“鐵老大”身上的諸多重負,鐵路會走得更快更好。當沒有了鐵路的一家獨大,當鐵路終於回歸到它應有的交通位置,中國的鐵路、公路、水路、民航,才徹底凸顯大交通的理念和布局。有大交通的理念和視野對神州大地的再審視、再優化、再完善,則必定能為中國的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原標題:掰開鐵老大拳頭讓列車自由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