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防范於未然的應對之道,首先是尊重蒙古國的歷史視角,從知識的角度鼓勵多元史觀並存,不強求唯一正確觀點。但更重要的是,避免國內的蒙漢關系遭到破壞,以經濟開發成果,回饋於草原游牧文明的記錄、守護與開展。 |
海外網4月11日電 據聯合早報網站報道 與蒙古的關系算不算中國的核心利益呢?起碼在2012年以前還不會有這概念。那為什麼認為蒙古會成為對外關系中的重要因素呢?一言以蔽之,以當前蒙中關系的發展,以及蒙古自身的戰略期許,已具備成為話題或形成事端的潛潮流,適逢安倍晉三訪問烏蘭巴托,鼓吹蒙日美三邊框架,這會否構成中國北方的困擾?
兩年來,從東海到南中國海,全球性與地區性的滋事者在中國邊疆串連,利用歷史遺留的問題,刻意升高,以制造事端包圍中國,刺激周邊國家的反中民氣,再加上霸權國家合縱連橫與火上加油,已大大提高戰略家北探蒙古的誘因。
蒙中關系有哪些燃點會被外界挑撥運用呢?最古老的就是關於歷史爭議,這與中日歷史爭議不同,不是涉及戰爭責任問題,而是身份認同的深層問題,亦即關於元朝的定位。
在中國,元朝是外來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入主之后接受同化﹔在蒙古,元朝是游牧民族為治理漢人的權宜安排,充其量是大蒙古帝國史中被征服的對象。到了后現代的今天,又跟現代化發展卷在一起,成為不可言傳的情感糾結。
現代化與蒙中關系史的交集在於,漢人戮力開發蒙古國與中國內蒙古的資源,破壞草原文明。當蒙古文明重新成為后現代多元文化所鼓勵的生活模式后,以汲取資源為能事的現代文明就顯得高度侵略性,反而游牧文明那種僅以採集所需即止的態度,成為現代文明的救贖。
於是,不但蒙古國知識分子對漢人大量開採感到憤慨,就連內蒙古知識界也同仇敵愾。在游牧文明與工業或農業文明對比的視野中,蒙漢關系就出現陰影,而且強化蒙古族彼此的連帶感。
更令蒙族知識分子不安的,是他們本身分享了礦業開發帶來的好處。一方面抱持遭到入侵的怒氣,另一方面卻不由自主分享經濟成果,便對自己的矛盾產生一種怨恨,這無法在語言上表達,或在行為上反映,如此默默承受潛在煎熬,將蒙漢的隔閡壓制在看不到也聽不見的深處。
雖然內蒙知識分子有失落感,甚至產生對蒙古國作為祖國的心理,以強化在國內與漢族爭取平等地位的杠杆。可是,蒙古國的國民仍習慣將內蒙的族人當成中國人,中國蒙古族也感到蒙古國過於歐化,已失去文明精髓。這樣既認同又疏離的氛圍,使未來的可能性變得復雜而難料。
蒙古國的宗教復蘇帶來另一層復雜性,蒙古國與西藏的宗教交流已久,大量喇嘛接受德蘭薩拉補助,前往接受養成。宗教聯系本身固然不必具有政治性,但宗教在世人眾目睽睽之下,豈能不成為政客思以掌握的獵物?因此,就算宗教活動恪守分寸,依舊提供外人一種可用的戰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