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人不受自由市場正統觀念的阻礙,選擇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向對打造強勁、有競爭力的經濟至關重要的領域注入大量資源。中國因此意外成為美國自由市場意識形態羈絆的贏家。現在,中國利用新的經濟實力,借助資金逐漸登頂,在世界許多角落取代美國。 |
中國人不受自由市場正統觀念的阻礙,選擇反其道而行之。(圖片來自中評網)
海外網4月19日電 據美國《全球主義者》雜志報道 現在,中國正超過世界主要經濟對手,且基本上未使用武力。中國是全球化時代構筑帝國成功的第一例。
美國通過推動全球化和近年來擁抱自由市場正統觀念,為中國經濟崛起助上一臂之力。將來的編年史會指出,美國倡導的一種新型經濟結構,最終削弱其自身在世界的地位。這是如何發生的?中國決定向世界開放,恰逢美國推動全球化。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的企業通過直接投資和分包協議向中國打開經濟閘門。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全球化,中國變成世界工廠。
與此同時,自由市場觀念及對預算平衡的糾纏已成為政策“緊身衣”,束縛美國為將來戰略投資的能力。結果,本來可以投在教育、研發、現代基礎設施和其他打敗競爭對手所需東西上的錢卻出現短缺。
中國人不受自由市場正統觀念的阻礙,選擇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向對打造強勁、有競爭力的經濟至關重要的領域注入大量資源。中國因此意外成為美國自由市場意識形態羈絆的贏家。現在,中國利用新的經濟實力,借助資金逐漸登頂,在世界許多角落取代美國。
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非洲最大貿易伙伴。自2005年以來,中國已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花了560多億美元。中國還大舉挺進曾被視為美國后院的拉美。從2000年到2010年,中國與拉美的貿易增加15倍。
另外,中國一直是美國在世界其他戰略地區軍事行動的主要受益者。美國自2001年以來在阿富汗花了將近9400億美元。據估計,阿富汗地下蘊藏價值1萬億美元的資源,中國是開發這些資源的主要候選者。
中國也是西方制裁伊朗的主要贏家。這些制裁,以及禁止伊朗使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交易系統和美元貿易,為中國意外提供戰略機遇。作為伊朗頭號貿易伙伴,中國現在每天從伊買入44萬桶石油,全部用人民幣支付。多年來,中國一直試圖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打破美元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的壟斷地位。近來與伊朗的貿易協議顯示人民幣作為一種國際貨幣的潛力。
無論是在拉美、非洲還是中東,幫助貿易伙伴的人民和經濟,都不是中國的主要興趣所在。不過,通過貿易和投資活動,中國正取得過去西方往往通過武力才能得到的東西。當全球化限制了舊的構筑帝國方式的效果,中國正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崛起。
(本文轉自中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