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一些公眾早已被經濟利益沖昏了頭腦,在追求經濟利益的過程中可謂不擇手段。甚至,少數知名企業也失去了經商起碼的誠信品質,通過各種偽劣商品來糊弄消費者,甚至將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置於不顧。 |
山東濰坊有姜農濫用神農丹遭曝光,當地農民對神農丹的危害性都心知肚明,他們自己根本不吃。專家稱,濫用神農丹會造成生姜中農藥殘留超標,還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據5月6日《新京報》)
既然當地姜農連自己親手種植的生姜都不敢食用,這也足以說明這種生姜在安全性方面沒有起碼的保障。由於使用了“瘦肉精”,養豬戶不敢食用自家飼養的豬肉﹔由於工程存在著偷工減料等問題,鐵路工人會發出“我可不敢坐”的嘆息﹔因為自家種植的蔬菜使用了大量農藥,百姓不敢吃自家種植的蔬菜……諸如此類的問題,無疑是市場經濟條件的一大社會“病態”。
不可否認,無論是對於廣大商家,還是作為尋常百姓來說,追逐經濟利益無可厚非,但萬萬不可喪失了起碼的誠信與良心。然而,近年來,一些公眾早已被經濟利益沖昏了頭腦,在追求經濟利益的過程中可謂不擇手段。甚至,少數知名企業也失去了經商起碼的誠信品質,通過各種偽劣商品來糊弄消費者,甚至將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置於不顧。
當然,更為讓公眾感到寒心的是,這些年來,一些監管體系的不作為或者亂作為,更是引發各類問題食品泛濫的重要“禍根”。就拿“劇毒農藥種植生姜”的問題來說,在其背后,不可否認,相關百姓自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此同時,當地政府以及相關農業管理部門更是責無旁貸。可以說,當生姜逐漸成為當地的一大重要產業時,地方政府理應引導相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既然如此,當應對劇毒農藥種植生姜問題及時“喊停”,並通過科學有效的辦法來引導百姓良性生產。然而,實踐証明,當地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在這方面的服務工作顯然不夠到位。接下來,如果有關監管體系能夠認真負責、嚴格把關,對農藥殘留超標的生姜及時亮起“紅燈”,那麼,自然也能夠有效避免此類問題的愈演愈烈。
可是,相關監管體系在這方面的工作更是做得遠遠不夠。當百姓為了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測,隨意選擇幾斤合格姜來糊弄監管部門的檢測時,這也表明相關監管部門在工作當中存在著流於形式、走走過場的不良風氣。因此,面對“劇毒種植生姜”的惡劣問題,不僅要對侵害公眾的問題姜作出妥善處理,同時,更要對相關監管體系的形同虛設進行必要的治理。(陳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