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熱衷於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日本,從二戰結束至今,一直沒能通過一項承認侵略戰爭並表示道歉的國會決議。正因為沒有約束日本首相相關言論的國家統一意志,因此伴隨日本政局變動,新的日本領導人就會試圖修改其前任的政治表態。 |
最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一系列言行顯得肆無忌憚、十分囂張。他一會兒身著戰斗服裝登上戰車,一會兒高舉雙手高呼“天皇陛下萬歲”,似乎重新回到了1945年以前的日本。最近,安倍又繼續顯示修憲野心。
日前,他還在國會答辯時宣稱:“侵略的定義在學術界乃至國際上都沒有定論,這屬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取決於看待這個問題的是哪一方。”作為日本首相,發表這番罕見的言論,立即遭到國際媒體如《華盛頓郵報》等的抨擊。
日本駐美大使佐佐江賢一郎立即在《華盛頓郵報》上辯解稱:“日本政府已經表達了深切的反省、發自內心的歉意以及對二戰犧牲者的哀悼。”這是日本對美國公共外交的慣用方式。但是,這位大使所說的“日本政府”或許是過去村山富市內閣時期的日本政府,而根本不是現在安倍晉三領導下的日本政府。
在日本同鄰國關系嚴重惡化的情況下,安倍首相卻為何此時拋出所謂“侵略定義未定論”?這絕非偶然或一時失言。一直熱衷於參拜靖國神社的安倍,當選首相后沒直接前往參拜。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自從1995年村山富市發表講話以來,日本歷屆自民黨首相都表示在歷史問題上繼承“村山講話”,所以安倍作為首相就不便參拜靖國神社。安倍所謂“侵略定義未定論”,是以學術界和國際上有不同觀點為借口,掩蓋其否認日本侵略史實的政治立場。
其實,安倍晉三的上述“侵略定義未定論”,隻不過是背誦了其右翼前輩的錯誤邏輯而已。這是二戰后日本缺乏正確歷史觀教育的必然惡果。如果國際社會不經常提醒日本,日本軍國主義及右翼的歷史觀、戰爭觀就可能把日本引向一條邪路。
安倍晉三所謂“侵略定義未定論”顯然是缺乏基本常識的詭辯。根據日本權威詞典《廣辭源》解釋:所謂侵略,即侵入別國,並奪取其土地。日本《國際法辭典》也指出:“侵略,通常是指一國為實現對別國的要求而試圖以使用武力的手段來達到改變事態的目的行為。”1974年12月14日聯合國大會正式通過的侵略定義第1條規定:“侵略是指一個國家用武力侵犯另一個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或以本定義所宣示的與《聯合國憲章》不符的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武力。”
且不論有關侵略的定義在國際上是否完全一致,即便根據日本本國對侵略所下的定義,也足以証明日本對華戰爭是地地道道的侵略。
令人遺憾的是,熱衷於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日本,從二戰結束至今,一直沒能通過一項承認侵略戰爭並表示道歉的國會決議。正因為沒有約束日本首相相關言論的國家統一意志,因此伴隨日本政局變動,新的日本領導人就會試圖修改其前任的政治表態。如今,右翼保守勢力在去年末舉行的大選中已控制了日本眾議院多數議席,並將在今年7月舉行的參議院選舉中進一步控制參議院。屆時,日本右翼的歷史觀、戰爭觀還會進一步泛濫。日本政治右傾化有滑向政治右翼化的危險。
安倍晉三最近有關侵略定義和修改日本國憲法的言論,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發生的,以后還很可能發生。照此發展下去,未來20年,日本會否重新成為亞洲侵略戰爭的策源地,不能不引起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持續關注與警惕。
(作者劉江永為人民日報海外版特約評論員、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