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場和政府的合理融合可給各經濟領域配置“優化體制”,而不會給各經濟領域配置“不起作用”的體制——而后者正是中國的現狀。中國政府沒有去參與“公共”經濟領域。在這些經濟領域,市場要麼發揮不了作用,要麼作用發揮得不充分。 |
但對中國來說遺憾的是,這些企業鳳毛麟角。在當今的中國經濟中,企業家精神就是對其他地區發明創造的標准產品進行生產、營銷和售賣。這就是中國至今研制不出iPhone和iPad這樣的了不起的產品,且在全球經濟中沒有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原因所在。
市場與政府未能合理融合
中國所不具備的第三個條件是市場和政府的“合理融合”。市場和政府的合理融合可給各經濟領域配置“優化體制”,而不會給各經濟領域配置“不起作用”的體制——而后者正是中國的現狀。中國政府沒有去參與“公共”經濟領域。在這些經濟領域,市場要麼發揮不了作用,要麼作用發揮得不充分——如環保和職業安全、街道和公路巡邏以及保護公民免遭金融詐騙等。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以所有者、企業家和經理的身份進入國有企業和鄉鎮企業。這些企業生產各種各樣的產品,從鋼鐵、洗衣粉到鋁無所不包。中國政府也進入“私有化”企業,並擁有足夠多的股份控制這類企業的管理權。中國政府還進入銀行業。它通過發布政令——而非通過市場力量——控制了幾乎所有大型銀行的信貸額度。
中國需要新商業思維模式
最后一點是,中國需要新的商業思維模式,即要把消費者——而不是政府官僚——作為整個經濟的中心﹔讓企業家來選擇如何使用經濟資源﹔讓職業經理人去執行這些選擇。
規模龐大的人口和勞動力大軍以及讓市場發揮作用或許是引領全球經濟的必要條件。而充分條件是開放的市場疆域、真正的企業家精神、市場和政府的合理融合以及新的商業思維模式——這些條件中國當前似乎都不具備。
(原題:中國為何沒有能力引領全球經濟?轉載自中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