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99萬人是什麼概念?比總人口數為630萬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還要多出69萬人,這一群人正共同面對號稱“最難就業年”的2013年。 |
影響
畢業生更傾向於穩定的工作
雖然就業的外部環境遭遇寒流,但是,不同層次的高校,對就業難的“體感”相差較大。
去國企和大企業的多了
東南大學學生處副處長張曉堅表示,今年到學校招聘的用人單位總量與往年基本持平,但崗位數有所減少,“主要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外企崗位減少”。
張曉堅說,截至目前,今年該校簽約學生已有80%,但由於形勢收緊,學生們也更傾向於穩定性的工作,例如去國企或大型企業就業的更多。
在兩所財經類高校,校方對就業遇冷似乎沒有太大的擔憂,南京財經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處長殷建新表示,學校每年本科畢業生有80%左右是直接就業,今年已經有約50%的學生確定了工作去向,還有10%左右屬於確定意向,還未正式簽約﹔另有10%左右選擇考公務員、村官、入伍等。
殷建新解釋,財經類院校就業出路比較廣,服務業、商貿等方向崗位需求並沒有多大波動。南京審計學院招生就業中心相關老師也表示,今年相較往年就業率並沒有減少多少。“崗位要求對專業越來越細分,可能對畢業生質量要求更高。”
就業形勢嚴峻助推“啃老”
而對於更多的本二、本三高校,遭遇的“寒流”更明顯。南京一所本二高校,目前的簽約率隻有40%,比去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主要集中在人文類專業,還有廣泛開設的專業,例如市場營銷,此外新上專業社會認可度也不高。”該校就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部分行業的起薪也有所下調,例如行政管理、文秘等專業,從原來的2200元降低到1800元。
而在一所211工科類院校,目前可統計的簽約率大概在40%左右,相比較往年,下降了3~5個百分點左右。
“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結構調整,招聘崗位減少了15%左右,而這些國有企業是每年招錄高校畢業生的主力。”該校就業中心負責人表示,今年的就業形勢嚴峻,使得女生、文科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更加困難。
還有非重點高校就業部門負責人表示,其實,該校的招聘會辦了不下10場,提供的崗位也不少,但學生們有時並不買賬,“除了宏觀形勢,很多孩子越來越不希望到基層就業。例如還有工科專業女生,絕大多數不喜歡去生產車間工作。”
該負責人說,現在的學生心態較以往有很大變化,“以前的學生覺得不工作可恥,但現在覺得理所應當,有的家長把孩子慣壞了,即使畢業回家啃老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