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2月25日06:4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麥家也許並沒有刻意借鑒中國古代用間思想,但是他的作品不能脫離這個基礎,雖然似有還無,但確實是麥家得以成為麥家的大背景,這讓他獨特,這讓他走向世界。 |
似乎很突然,麥家火了,在西方。
日前,素來對中國主流作家不感冒的《紐約時報》,首次對以講述新中國革命歷史故事和塑造紅色諜戰英雄著稱的麥家給予正面報道,稱其寫作具有“現實意義”和“世界性”。同時,《華爾街日報》、《衛報》、《獨立報》等幾大西方權威報刊都對麥家即將上市的《解密》英文版給予好評。
西方媒體為什麼這麼做?那得問他們,雖然他們不一定說實話。但是,麥家作品中帶有的東方“用間”思想和魅力,會借此走紅西方世界,則是可以預見的。
不管是哪國的觀眾讀者,總會對秘密戰爭抱有濃厚的興趣,因為很神秘。西方文學中的間諜,最有名的莫過於007,到哪兒都有美女香車,出生入死,如履平地。對手從蘇聯、古巴、朝鮮,到今天的恐怖分子。這是西方語境中欣賞的間諜。
我國自古就有間諜。《孫子兵法》最后一篇是《用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怎麼知彼,靠情報,靠間諜。該書概括的用間五事,直到今天仍有理論價值。
但是,經過商業化包裝的西方間諜,在各國都很有市場。相比之下,具有深厚用間思想和歷史的中國,卻在該文學創作領域長期缺位、失語,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在這個背景下,麥家填補了這個空白,他被稱為“中國諜戰小說之父”。
相對於早期的諸如《英雄虎膽》、《野火春風斗古城》等文學作品,麥家筆下的秘密戰爭具有全新的視角和現代化的敘事特點,再加上其背后蘊含的古代用間思想,其為西方讀者所接受和喜愛,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諜戰題材的藝術作品與政治議題的關系剪不斷、理還亂。而麥家的作品之所以沒給讀者留下“上了一堂政治思想教育課”的印象,是因其淡化了歷史真相和意識形態的糾纏,突出處理人在陰謀漩渦中的生存狀態。這讓作品具有了廣泛的市場接受面,也許西方人對紅色間諜的政治訴求不感冒,但很容易對獨特的用間描寫產生興趣。
比如看《風聲》,我們會發現,正面人物也會使“陰招”,正如一句電影台詞:“黃飛鴻就不能騙人啊?”(《鐵雞斗蜈蚣》,1993年)。諜戰片中,要獲勝,不講計謀是不行的。過去雖然可以提,但很少有具體細致表現的。而在《風聲》中,“老鬼”用計轉移敵方視線就很有厚黑學派的作風。
另外,諜戰文學的情節發展,主要人物的行為動機很重要,做了那麼多事,受了那麼多苦,需要一個強大的推動力。這一點可以用麥家自己的話說明:所有的諜戰片離不開“信念”兩個字,支持武俠片的是俠義,而支持諜戰片的就是“國家”、“信念”。
這就是《孫子兵法》中所言:“非聖賢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麥家也許並沒有刻意借鑒中國古代用間思想,但是他的作品不能脫離這個基礎,雖然似有還無,但確實是麥家得以成為麥家的大背景,這讓他獨特,這讓他走向世界。
(熊建,人民日報記者,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專欄
(責編:宋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