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3月07日06:5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民眾渴望的是他們為國家發展、民生福祉建言獻策,百姓期待的是他們言之錚錚、情動於中。 |
圖為一名舉手的記者
“我是來學習的”、“深受感動備受鼓舞”、“意義特別重大”……對於這樣謙虛空洞的說辭,想必關心兩會的人並不陌生。
這樣的表達,不如不說﹔這樣的態度,讓人不滿。尤其是“我是來學習的”,幾乎年年被列為最煩套話之一。特別是一些明星代表委員愛說這話,一副貌似謙虛的樣子,卻給人“中看不中用”的感覺。
來學習?兩會不是教室,上會也不是上學。這樣的言辭,實際上是對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持敷衍態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是我們這個國家的精英,起碼不能像個懵懵懂懂的小學生吧?開會來學習,那平時干什麼去了?
毋庸置疑,學習是每個人一生的事業,應該活到老、學到老。可兩會是什麼?是幾千名代表委員每年聚首在北京參政議政的場合。民眾渴望的是他們為國家發展、民生福祉建言獻策,百姓期待的是他們言之錚錚、情動於中。
作為稱職的代表委員,開兩會就意味著要把平時觀察到的、調查出的問題收集整理好,寫成提案、議案,來北京上交討論的﹔又或者在兩會期間對國家出台的方案計劃,進行質詢、提出建議。
比如剛剛公布的政府財政預算,很專業,一般老百姓看不懂,但是這件事又和大眾關系密切。這時,就需要代表、委員出面,對諸如“三公經費”的披露問題、民生支出的投向問題、重大預算的列支細節問題等等,進行詳細詢問和討論。這才叫代言,而不是毫無質疑精神、簡單地拍手叫好。
一味地搪塞推諉,隻會加深人們對“舉手代表”的固有印象:“書記揮手、人大舉手、政府動手、政協拍手”。這看似是一種調侃,但也要看到,有時候代表委員確實有“一肚皮不合時宜”想吐露,但囿於“上頭不說下面不敢亂說”以及一些“你懂的”原因,導致口將言而囁喏,足將進而踟躕。這時用一句“嘿嘿”帶過,也是無奈之舉。
不過也不排除有的代表、委員確實理論水平不足,或者確實平時疏於調研,以至於參加兩會張不開口,隻能點頭稱是。這就導致參政水平低,議政能力差,參加兩會成了來“摻和”。
要知道,代表委員身上都背負著為民代言、為民請命的重托。如果是來混個臉熟,甚至把兩會當交際場,那麼可以化用當年黃埔軍校門口的對聯奉送一句:敷衍塞責請往他處,唯唯諾諾莫入此門。
最后,必須明確,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是代表委員們必備的政治素養,如果其發言水平連一些網貼的質量、深度都達不到,那就要深思了。而對於國家而言,是不是有必要抬高一下參政議政的門檻?
(熊建,人民日報記者,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兩會快評:
(責編:於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