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正文

商業化無規則,何來佛門淨土?

2014-08-18 08:57:40|來源:紅網|字號:

  據《春城晚報》報道15日上午,雲南滇池東岸盤龍寺閉門謝客,僧人在寺門張貼告示稱,因晉寧縣及晉城鎮政府要將盤龍寺商業化、公司化,擾亂了盤龍寺的正常秩序,寺院決定暫關山門。游客隻能在盤龍寺大門口燒香。(8月17日《京華時報》)

  這回,素以寬容大度著稱的寺廟僧人們,終於忍無可忍了,雲南滇池東岸盤龍寺張貼告示、閉門謝客,再次為地方政府的寺廟商業化運作方式敲響了警鐘:整治寺廟商業化開發利用之亂,政府要盡快制定法律規則,從嚴約束各類交易行為,以還佛門一片淨土。

  佛寺被開發、信眾遭綁架,這早已成了公開的秘密。曾幾何時,青燈古佛已成過往雲煙。如今的寺廟,高香熊熊、銅臭熏天。然而,這一本萬利的受益者卻不是佛教。尤其令人氣憤的是,寺內出家人竟然多為冒牌貨,許多人結婚生子,購置房產。他們不要技術,不需廠房,僅靠信徒的虔誠賺取香火錢,收入堪比白領。一些旅游景區為了招攬游客而新建寺廟,建成后打著宗教的幌子,按照商業模式運作,干盡“傷業化”勾當,抬高門票、賣天價香火、抽簽佔卜,從中攫取暴利,破壞了信教群眾的感情,損害了宗教的社會形象。

  然而,在寺廟商業化亂象中,盡管玷污佛門、踐踏信仰、坑蒙拐騙等行為肆無忌憚,但各路當事人似乎都有話要說,寺廟叫屈,信眾喊冤,政府抱怨,景區打人,游客投訴,都有一肚子怨氣。說到底,寺廟開發利用的亂象是由於中國寺廟的多頭管理、政出多門、利益均沾、以及公權力缺乏約束共同制造出的尋租空間所致。

  名義上,對於寺廟管理,政策上歸口宗教事務局,事物方面接受中國佛協指導,但由於歷史原因,不少寺廟的歸屬較為復雜,分屬於園林、文管、旅游等多個部門管理,有的甚至形成三四個單位共管的局面。事實上,在中國大多數旅游風景區中,名剎古寺的管理機構並不是宗教部門,而是旅游局,宗教部門隻能對廟宇內的宗教活動進行名義上的監管。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盡快完善相關立法,理清各自職責,從根本上治理寺廟承包亂象。

  依筆者管見,名剎古寺能不商業化,最好﹔商業化了,也沒什麼大不了,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天也不會塌下來,關鍵是政府要拿出規范商業化的規則,不依規矩不成方圓,一切都應當按照規矩辦事。有交易就要有規則,通過一整套法律規則約束交易行為,決不容許佔一片地方,蓋幾座寺廟,添幾處“古董”,就可以坐享其成,財源廣進。我們現在所稀缺的,恰恰是確保寺廟商業化健康運行的法律規則。

  信仰商業化,自古有之。社會商業化時代,更不能缺位。出現雲南滇池東岸盤龍寺閉門謝客的尷尬,再次警告我們的管理者,當公共空間商業化之后,不能不見政府之手。還寺廟之修行清淨,還信眾之信仰權利,還游客之消費安全,相關的管理規范工作必須及時跟上,並做實做到位。不然,寺廟的商業化注定是一場“傷業化”,這樣的悲劇不應發生。

  文/徐雲鵬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寺廟,佛門,盤龍寺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吉林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咨詢|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