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網友來論>> 正文

“錢理群之問”導出的中國學命題

2014-08-18 09:08:00|來源:海外網|字號:

北大燕京學堂的風波似乎正在淡去。但這次爭論暴露出來的種種矛盾,尤其一些更為要害的問題可能也將就此被輿論所遮蔽。8月6日上午,北京高校的一些人文學者相約聚會研討了一些燕京學堂之外的問題,而大學文科、特別是北京大學人文學科今后的發展、所面臨的困境,是大家關注的中心。北大教授錢理群與會發言表示,需要對“中國學”的概念進行根本性的質疑和討論。(8月16日《新京報》)

按學者余英時的說法,“國學”基本是日本的名詞,日本明治維新以前就有了,最初就是要恢復日本的國粹。這個“國學”說法后來就傳到中國來了。后來章太炎提出,這些東西有所夸大,所以改用“國故”。胡適提出“整理國故”,應該也是這個思路。

如今,北大打出了“中國學”的招牌,把中國研究的方方面面匯攏起來,作為一個交叉學科和前沿學科,自然比當年清華辦“國學研究院”有了更為宏大的學術視野,而“中國學”的提法也比從日本人那裡“舶來”的“國學”提法更有中國特色、更加精確。

但“中國學”既然是站在從梁啟超、王國維、胡適、陳寅恪、錢穆等等學術前輩的肩膀上,如何讓學術的歸學術、讓政治的歸政治,就是北大燕京學社乃至整個中國學術界都需要面對的問題。我想這也就是錢理群教授對北大燕京學社“中國學”項目有所顧慮的原因之所在。錢理群教授進而向我們發問:“什麼是大學,大學是干什麼的?”

幾年前,已故學術大師錢學森曾經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的人才?”這就是廣為人知的“錢學森之問”﹔如今,著名魯迅研究權威、北大教授錢理群又引導我們思考“什麼是大學,大學是干什麼的?”,我們姑且說這是“錢理群之問”。

無論是“錢學森之問”,還是“錢理群之問”,其實都在拷問我們的大學之道,讓我們不能不思考大學教育的成敗得失。尤其是像“中國學”這樣的前沿學科,更需要厘清“內聖”與“外王”,讓學術的歸學術,讓政治的歸政治,最終讓我們不但能收獲一批“中國通”,更要造就出一批學術大師來。

文/汪憂草

(責編:於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吉林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咨詢|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