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08:56:22|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10多年來,東北地區振興戰略取得了重要成效,特別在頭幾年,東北地區經濟增速保持了較好水平。但最近幾年,東北開始落后於中西部地區,2013年在東、中、西和東北四大板塊中位列末位。
究其原因,東北地區發展存在三個瓶頸。首先,主要靠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經濟增長中投資貢獻率偏大,以遼寧為例,這一比率超過70%。近年投資增速回落導致東北地區經濟增速放緩。其次,國有經濟所佔比重較高,對非公經濟產生一定的擠出效應,民營經濟發展不足是東北地區發展的薄弱環節,市場力量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第三,創新能力較弱,與轉型升級的要求還有距離,未能形成創新驅動的格局。
國務院最新發布的《意見》,保持了振興東北政策的延續性,不少亮點值得關注。
首先,《意見》提到“依靠內生發展推動東北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說明今后東北將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將建立發展的長效機制。第二,注重激發市場活力,《意見》要求進一步簡政放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大發展。非公經濟正是東北的薄弱環節,要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注重政府職能的轉變、國企的轉型和民企的發展,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第三,注重創新驅動。創新是振興東北的核心和關鍵,《意見》要求緊緊依靠創新驅動發展,提到要研究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關試點政策向東北地區推廣,研究在東北地區設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這些舉措對症下藥,直指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軟肋”。
總而言之,東北地區經濟增長乏力、產業結構過於單一、市場化程度不夠等問題仍亟待破解。下一步,東北地區的振興應突出創新的核心地位,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增強內生動力,推動東北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
意見 內生動力 走筆 軟肋 非公經濟 振興東北 示范區 提質增效 擠出效應 東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