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3 09:29:00|來源:海外網|字號: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John Kerry)則在全球穿梭往來,忙碌的程度仿佛每天都是他的最后一天。他在最近10天裡分別訪問了阿富汗、印度、緬甸、澳大利亞以及所羅門群島,同時他還在處理伊拉克、烏克蘭及加沙地帶的危機。此外,他還在領導與伊朗的談判。在歸國途中,他還曾在夏威夷就美國在亞洲的外交政策發表了講話。即使是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也不可能像他這樣——像個玩雜耍的大師一般,同時將如此多的球拋在空中。
如果換做希拉裡,局面會更好一些麼?除了一點以外,希拉裡身上也具有奧巴馬的所有弱點。奧巴馬就任總統時並無施政經驗,而希拉裡在這方面則有豐富經驗。除此以外,他們兩人的相似程度令人吃驚。
希拉裡用人也更看重忠誠,而不愛用外部人才。這種任用圈內人的風格曾導致她在2008年的選戰中失利。
希拉裡也曾有過為達目的把原則放在一邊的經歷。這一點正是她支持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她聽上去比奧巴馬對伊拉克和敘利亞事務更熱心。常識告訴她,在2016年的大選中,她需要站在比奧巴馬偏右的立場。和奧巴馬一樣,她也不喜歡豪賭。在美國國務卿任上,她以小心謹慎而聞名。
奧巴馬的部分長處她也同樣擁有。六年前,奧巴馬曾承諾要讓美國人感覺更好些,如今他們卻感覺愈發無所適從了。希拉裡也具備那種為他們勾勒新的開端的技巧。比如她告訴《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對於大國來說,“不做蠢事”並不是一種組織原則。相反,她提出,美國應恢復向全球宣講自己故事的習慣。這裡面涉及到領導地位、挫敗法西斯、遏制共產主義勢力,並結成反對中東等地伊斯蘭主義崛起的聯合陣線。
這種說法在邏輯上十分自洽,為此希拉裡博得了新保守主義雜志《旗幟周刊》(The Weekly Standard)的大力贊揚。然而這樣的說法也令人不安。正是在這個新保守主義陣營的鼓動下,美國在2003年入侵了伊拉克。而正是那次戰爭讓某些勢力掙脫了束縛,如今這個陣營的人們又在要求美國軍隊更強力地回應這些勢力。
奧巴馬並未完全兌現他的承諾。“不干蠢事”,意味著他應該為了美國的戰略利益任用最出色的人,並給予他們所需的一切支持。
時間緊迫,但奧巴馬仍有機會証明:對於有效的醫療過程來說,不造成危害只是個開端。
奧巴馬 外交途徑 不做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