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1 11:33:18|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調動城市資源下鄉,必須努力形成城鄉統一的要素市場,特別要盤活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等資源。
在“新型城鎮化”熱潮中,有的地方強調農民進城多,引導城市資源下鄉少,這必將繼續拉大城鄉差距,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目標背道而馳。事實上,積極引導資金、人才、技術、文化等優質資源下鄉,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升級,才能更好地實現城鄉融合統籌發展。
輕視資源下鄉是“重城輕鄉”“城鄉分治”傳統思維的延續。如果單向強調農民進城,結果是進一步把農村有限的資源再向城市集中,導致農村空心化,使現代農業發展缺乏資金、人才,使古村落等傳統文化保護缺乏支撐,使鄉村產業多元化尤其是農業、休閑旅游業、生態融合發展缺乏基礎。從我國的國情來看,村庄與社區一樣,在相當長時間內仍然是社會基本細胞。如果農村凋敝了,城市也不能持續發展。
推進新型城鎮化,一個重要的著力點就是鎮村一體化。建制鎮作為城市和農村的橋梁紐帶,是新型城鎮化的突破口。隻有城、鎮、村三級相融互動,才能真正使城鎮化有基礎、有提升。對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2020年城鎮化率達60%左右的目標和人口增長預計情況,還會有5.8億農民生活在廣袤的農村鄉野,特別是其中大約20%的農村老年人口,目前沒有資源與能力支撐他們按城市模式養老。因此,花大力氣就地就近城鎮化,促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實現鎮村一體化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尤為緊迫。
推動鎮村一體化,加快推進城市資源下鄉的時機與條件已經成熟。從城市來講,因向往農村清新的空氣和寧靜的環境,城市人口及資源開始向鎮村流動,呈現出“逆城市化”現象。從農村來說,近年來鎮村的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資源下鄉有較好的基礎。同時,當前農村的觀光農業、休閑農業、設施農業、特色農業以及家庭農場、基礎設施的完善提升,需要大量投入。這種鎮村與城市資源的雙向需要,為城市資源找到了新的發展機遇。
要使資源下鄉可持續發展,真正做到 “下得到位、下得有效”,而不是“一窩蜂”,成為“口號下鄉、運動下鄉”,就必須發揮好市場和政府“兩隻手”的作用。大規模資源下鄉首先需要政府的引導、鼓勵、扶持和規范,各級政府要拋開傳統“城鄉分割”思維的約束,統籌好村庄規劃,根據規劃列出“鼓勵”清單,讓城市資源下鄉有明明白白的去向與流向﹔要制訂好規則、當好裁判,防止資源下鄉成為新的“圈地運動”,處理好農民得實惠、工商業得發展、生態環境受保護的關系,保証下鄉資源不侵犯農民利益﹔要更多制訂好優惠政策,在稅收、融資、產權保護、項目審批、農村管理社區化等方面為資源下鄉掃清障礙,提高保障。
更重要的是要按市場規律辦事,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要調動城市資源下鄉,就必須努力形成城鄉統一的要素市場,特別要盤活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等資源,土地的抵押、擔保、轉讓權活了,其他資金、技術、股權等要素流轉就迎刃而解。本著“進出自願、經營自由”原則,開放市場主體,允許城裡人入股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家庭農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等,使“新農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當“新農民”就會逐漸成為一種新時尚。
新型城鎮化的未來,在於城鄉資源實現公平配置,城鄉居民權利得到平等對待。讓農民既進得了城,又回得了鄉。讓城裡人既能創造現代文明,又能享受得了鄉村文明、田園風光。讓所有人在美麗的城鄉大地上詩意自由地棲居。
資源 城鄉分治 新農民 新農業 家庭農場 農民土地承包權 建設用地 要素市場 觀光農業 村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