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1 14:35:24|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新技術不改變內容本身,但會顛覆內容傳播的形式和途徑﹔閱讀習慣的改變,也導致內容生產方式的轉變。
■如何在適應新技術不斷更迭的基礎上,讓內容變得更加專業、更加優質,應該是新老媒體融合的重要議題。
“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在新聞門戶網站都被認為是“傳統媒體”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進入“互聯網+”的時代,媒體融合的大潮正加速涌動。
目前,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各自呈現出優勢——傳統媒體在內容上有優勢,新興媒體則擁有移動互聯網媒介新技術的利器。雙方的融合,或多或少可以看作是“內容+技術”的融合,但可想而知,這種融合比純粹的“做加法”會豐富和復雜得多。
如果有人編一本互聯網內容生產史,或許會發現,這同樣也是一個互聯網媒介的技術發展史,它體現的“鐵打的內容,流水的技術”,能給予我們一些啟示。
內容從來都是主角,尤其是好的內容,是抵達用戶舌尖的最終美味。互聯網曾是一個閃爍著一行行命令行光標的黑色單調世界,程序員和技術專家是主要的“居民”,20年前萬維網(web)服務的出現,使得互聯網以“網頁”形式迅速進入大眾生活,人們開始在上面盡情涂鴉,線下媒體開設新聞網站,第一撥新媒體創業者開創新聞門戶網站……這個階段也被認為是web1.0時代,內容主要由網站所有者單方面提供,互動性還不是很強,頂多也只是用戶對內容的簡單評論。
之后,互聯網的內容生產開始進入大眾創造的階段。除了較早期的博客,之后的社交網站,再到微博、微信的出現,互聯網上的內容呈現海量增長。與之前將人類的知識搬遷到網上不同,這一輪的信息爆炸,許多是原創的、實時的,盡管也是碎片化、非專業的。其中眾多的用戶原創內容,由於也具有“獨家”“時效”等新聞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新聞,從而強化了內容所在平台的媒體屬性。走得更遠的,像百度知道、知乎等知識平台,完全通過聚合用戶原創內容生存發展,也擁有較高人氣。
技術永遠都在朝前走,在網絡基礎設施升級換代、網絡和軟件技術推陳出新的基礎上,技術和用戶需求互為驅動,持續出現了網站、博客、社交網站、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各種新形態產品。於是,微博上的內容要盡可能在140字內吸引人,多媒體動態演示在微信上更方便實現,手機客戶端的一條內容,可以無障礙地轉發到微信、微博等其他類型的平台或管道。這無疑大大拓展了內容的傳播面。
新技術不改變內容本身,但會顛覆內容傳播的形式和途徑,對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也會導致內容生產方式的轉變。大概有一部分人,在互聯網出現以后,已經把書扔在了一邊﹔現在,可能已有更多的人把報紙、收音機、電視機擱置一邊,甚至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都已經被冷落。所謂的讀圖、視頻時代,以及對長文章不耐煩而催生的圖表式報道,都是技術激發的內容進化。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內容確實也被改變了,尤其是在內容的專業性角度,正在發生細微變化。一開始,互聯網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仍由專業人員掌控﹔之后,用戶原創內容盡管廣受歡迎,但人們也逐漸意識到了其碎片化和在准確性、專業性上的缺陷。然而,當自媒體平台等原創內容逐漸由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或專家提供,內容將重回專業軌道,雖然背后的生產團隊已不局限於傳統媒體的內容制作團隊。
就此而言,如何在適應新技術不斷更迭的基礎上,讓內容變得更加專業、更加優質,應該是新老媒體融合的重要議題。
內容建設 技術發展史 流水 傳統媒體 雜談 時效 居民 做加法 技術專家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