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8 14:54:00|來源: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字號:
這幾天,阿裡巴巴美國上市成了華爾街的熱點,這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IPO(首次公開募股),將於9月19日在紐約交易所登場。9月8日,在紐約進行的阿裡巴巴IPO第一場路演,堪比“蘋果手機發布會”,慕名前去的投資者擠滿了華爾道夫酒店,“光是等電梯就需要30分鐘”。首輪路演僅兩天,阿裡巴巴就已獲得了足額認購。
按照阿裡巴巴的最高預期,這次的IPO將募集211億美元。但若執行超額配售選擇權,阿裡巴巴可能創下全球最高IPO的新紀錄,或可達到243億美元。隻有10年前谷歌上市的盛況可與之媲美。
互聯網股破滅之后的2004年4月,谷歌是美國IPO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全世界都注視著這一重大事件。那年谷歌雇用摩根士丹利和我所任職的瑞士信貸作為主要承銷商。5月中旬,谷歌又向SEC(美國証券交易委員會)發出文件修正案,新增加29家金融機構作為它的分銷商,准備集資27億美元。而瑞士信貸預計谷歌上市的交易量將達到平常的3倍。公司特別成立了一個專門團隊確保交易系統的正常運行,我也參與其中。但8月中旬,谷歌一改傳統的上市操作規則,決定以荷蘭式拍賣(即減價式拍賣)的方法出售股票,希望將下賭的舞台留給小投資者,允許感興趣的投資者們競相投標,按他們願意出的價格購買股票,誰的投標高,誰就是贏家。
這下熱鬧了。假如谷歌這一打破常規的股票銷售方式得以成功,將嚴重損害華爾街投行的勢力和影響力,為此華爾街的擔心超過了憤怒。他們警告公眾:谷歌的股票價格被高估,投資谷歌不但不增值,反而會縮水。
瑞士信貸作為谷歌指定的承銷商,參與上市的每個員工都可以通過“Greenshoe Option”(綠鞋期權,新上市公司給承銷商的一種權利,即在上市后,承銷商可以用指定價格買入該股票,然后按市場價格出售),購買100股谷歌的股票。其實,當時我很看好谷歌的股票,可我問遍公司所有相識的同事,他們異口同聲都說不能買。原因有二:首先,那時離互聯網股泡沫破滅僅三年,大家在這上面虧損的錢還沒撈回來,都賠怕了﹔其次,華爾街希望谷歌股票上市失敗。
由於荷蘭拍賣法可以使上市公司在拍賣的形式中,准確得知市場的需求量,自己做主定價位,將留下最少的錢放在桌面上。如果第二次再增發股票,就不一定給承銷商喜歡的大客戶了,因為它有上升的空間。也就是說,交易的支配權,被轉到網上那些散戶的手中了。一旦谷歌發現有跡象表明市場還有需求量,公司有預留權增加更多的股票流向市場。華爾街根本就不願意去設想這種可能性。
最后,谷歌上市採用了荷蘭式拍賣,對於普通投資來說,多分得了這塊大蛋糕,而整個華爾街,包括當年我這樣的華爾街上的小人物,卻失去了原本唾手可得的那部分奶酪。
再來看這次阿裡巴巴上市,投資者的熱情固然可嘉,但也要稍微提示一下。阿裡巴巴也是典型的“可變利益實體結構”(VIE)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這種結構出現於2000年,用途是規避中國對科技和通信等特定領域的投資限制,如今成了中國互聯網公司赴美上市的熱門方式。這類公司是存在投資風險的。它們通常在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注冊,使用一套復雜的法律合同將外國投資者與中國公司聯系在一起,而中國未來很可能不認可這種合同。也就是說,這一結構適合於阿裡巴巴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馬雲,但是否適合於投資者則有待觀察。可是,由於覬覦潛在的互聯網財富,投資者可能會忽視這些風險。
不過,由於阿裡巴巴強大的背景,在短期內這些風險的顯現性可能不大,普通投資者千萬不要追高殺低,應做到見好就收。大家要謹記“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格言。而最關鍵和富有意義的,是阿裡巴巴美國上市后,中國將產生新的首富——馬雲,中國首富第一次與房地產無關,這是中國社會的一大進步!
(作者系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部資深顧問)
谷歌 實體結構 外資行 風險管理 承銷商 IPO 阿裡巴巴 荷蘭式拍賣 華爾街 互聯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