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9 16:58:50|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盡管深究技術、永葆創新最后不一定給原創者帶來利益,但對整個社會來說,這大概是最具效益和最有意義的一個發展方向。潮流在變,希望改變世界的理想情懷不需要變。
這個9月相當熱鬧,蘋果出了新一代智能手機追趕大屏潮流,百度公司發布“直達號”希望幫傳統企業進一步擁抱移動互聯網潮流,趕上市潮的阿裡巴巴則奔赴美國進行上市前的IPO(首次公開募股)路演。還有一個業界的重磅消息是,微軟在亞太地區的技術研發領導者張亞勤轉赴百度擔任總裁,負責新的業務開拓,這也算是科技高端人才的一次趕潮行動。
科技世界永遠都在不知疲倦地追趕潮流,新產品、新公司驚艷出現,新人、老人不斷交替,優勝劣汰,大浪淘沙之后,確實有幾個顛扑不破的必要元素:人才、技術和時機等。在中國互聯網業界,以“BAT”(百度、阿裡巴巴、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毫無疑問都做到了這幾點才脫穎而出。
無論是阿裡做電商搭平台,騰訊做移動通信工具緊抓用戶體驗,還是百度做搜索搞技術創新,各自精彩,無所謂哪條路徑更優。正像有人評價,這只是領路人的興趣或思路不同,在“BAT”的“三巨頭”中,馬化騰著眼於應用層面的創新,馬雲熱衷於商業模式的創新,而李彥宏則是一個有著技術情結的“技術控”, 試圖通過硬技術的跳躍式創新來改變世界。並非說是前二者不懂技術或者不重視技術,而是可能在於對技術所要達成的使命認識不同。
跟一切創新活動類似,技術和用戶需求交織驅動的互聯網世界,最核心的創新活力要素是人才,未來互聯網行業的競爭將是人才的競爭,尤其是全球頂尖技術人才。蘋果、微軟、谷歌等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幾大公司,都是憑借過硬的技術和產品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互聯網領先地位。技術、產品的背后,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可以為企業帶來前沿尖端技術,搶佔到尚未被挖掘到的商機,而高端的技術人才,更可以去把握乃至引領時代的趨勢。
張亞勤的加盟百度,三年前離開微軟加入金山的微軟亞洲工程院原院長張宏江,去年谷歌安卓團隊高管雨果·巴拉來到小米,以及今年李彥宏邀請“谷歌大腦之父”吳恩達擔任百度首席科學家,這些頂尖技術人才的“遷徙”,大致都出於這種技術型公司想到全球舞台上競爭的初衷。而對有志向用科技改變人類生活的頂尖人才來說,全球化視野、追求技術極致的背后,或許更多包含著一種理想情懷——他們絕不會為一兩款應用級產品或者三五年的規劃所打動,更可能像是吳恩達之前加入百度時所說:“很激動能夠幫助百度在人工智能等領域發展真正改變世界的基礎性技術。”
這讓人想起歷史上著名的美國貝爾實驗室,在近一個世紀的專注基礎技術研發中,這個企業內部的研究機構誕生了晶體管、太陽能電池、蜂窩移動通信設備等一系列改變人類生活的重大發明。它的研究人員因為在這個實驗室的成果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射電天文學這門學科的誕生也是實驗室的“副產品”。
盡管深究技術、永葆創新最后不一定給原創者帶來利益,但對整個社會來說,這大概是最具效益和最有意義的一個發展方向,也是技術驅動的最偉大、最激動人心的歷史使命。潮流在變,這種理想情懷不需要變。
谷歌 射電天文學 情懷 bat 雜談 微軟 副產品 騰訊 智能手機 技術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