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9 15:13:12|來源:海外網|字號:
央視羊年春晚看來頗不順利。先是“停辦疑雲”,引來央視發布聲明:不僅不會停辦,還要越辦越好﹔接著傳出主持李思思懷孕數月的消息,加上董卿出國留學,“央視春晚女主持人告急”。少了半邊天,隻留下朱軍、李詠、撒貝寧、畢福劍大眼瞪小眼,相當於隻有關西大漢、銅板琵琶,沒人來殷勤頻致語,牢牢撫君懷,這台戲也就沒法唱下去了。
春晚主持人究竟是什麼特殊工種?始於1983年的央視春晚,儼然一道中國年夜文化盛宴,多年來堅持呈現一派喜慶祥和,可以作為盛世形象的一個印証與樣板,春晚主持人的定位也幾經變遷:早期因技術條件所限,無法邊直播邊打字幕,更像是報幕員,“下一個節目,請欣賞——”1991年前,專業主持人只是配角,主角多為相聲演員、電影演員,閑話家常,活潑可親,也出現過因劉曉慶向自家父母拜年,歸國的陳沖講出“你們中國人”引發的舌尖風波。隨著越來越“講政治”,這樣的紕漏再也沒有出現過。尤其在1991年,專業主持人全面登場,一次上來八位——趙忠祥、倪萍、張宏民、李瑞英,以及擔任嘉賓主持的李揚、鞠萍、宋世雄、闕麗君——端庄得體,正大仙容,奠定日后春晚主持的陣容模式。
對於春晚主持人的定位,首屆春晚導演黃一鶴曾說,他們“充當編導者的代言人,直接用語言完成主題的深化和點睛”﹔主持過多屆春晚的周濤則形容,這一角色是整台節目的粘合劑、情感催化劑,以及導航員。在億萬觀眾眼中,春晚主持人是開場時頗有儀式感的那群人,全場歡騰歌舞,隻有他們穩若泰山,連帶他們口中的過去一年也格外安靜祥和﹔他們也是零點鐘聲敲響時,說出最深情與最篤定的祝福的那群人,仿佛他們就是時間老人,富有遠見卓識,能夠預見未來﹔他們把節奏帶起來,讓氣氛燥起來,可以插科打諢也可以催淚煽情,可以演小品報菜名也可以當魔術師的托兒,關鍵時刻還能救火一樣救場……堪稱十項全能。缺少了他們的晚會,如同沒有言語傳譯的啞劇,縱然鑼鼓喧天,也是一個糊裡糊涂,觀眾可能迷失在歡樂的海洋之中而不得要領,需要他們適時現身,喚醒、點化、牽引、鼓動……
只是,既然是肉身站台,難免會有紕漏。2007年春晚倒計時前的“黑色三分鐘”,主持人忘詞搶詞,朱軍搶李詠,李詠搶周濤,周濤搶朱軍,叫人驚心動魄。后來朱軍在《我的零點時刻》一書中總結教訓,“應對危機的經驗不足,相互沒有配合好,再加上過度緊張。”久經考驗如他,尚且如此,也可見主持春晚是一項極限運動,非一般人所能勝任。朱軍還借此審視,“晚會就是晚會,讓它承載那麼多東西,那也未免太過‘抬舉’它了。”這也是為何春晚主持人壓力山大的原因之所在。如今,退隱的退隱,求學的求學,產子的產子,未嘗不是那一場場戰役之后的人生小憩。
相比“沒有主持人,春晚怎麼辦”這一問題,目前亟需解答的其實更該是:“節儉令”之下,春晚怎麼辦?央視日前微博回應各種傳聞說:“好飯不怕晚。”這“好飯”如何烹飪?一種可能是,刪繁就簡,小蔥豆腐。無論周濤回歸,還是董卿歸國,或是請其他人來救場,既然辦春晚,就少不了主持人們撐場——春晚少的或許會是錦衣華服,金玉滿堂,連帶主持人也多了素面朝天的卸妝環節。說不定,這會是2015年央視春晚的新看點。
(注:本文轉自長鳳新——新浪專欄,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春晚 1983年 講政治 朱軍 李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