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9 09:23:08|來源:海外網|字號:
9月15日,新京報報道,洛陽市副市長郭宜品自8月5日起“失聯”,同時“失聯”的還有當地房地產商。事件引發社會關注。近年來,“失聯”、“出逃”•••••官員突然從工作崗位消失的不在少數。盤點發現,官員出逃方式雖不盡相同,原因卻多與“貪腐”有關。果真“10個跑路官員8個是貪官”麼?(9月18日 新京報)
官員跑路最近可謂是一大熱點,近日,人民網接網友爆料稱,江蘇省句容市檔案局副局長鄭某因卷入高利貸欠下巨債后失蹤。17日,句容市檔案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証實,鄭某目前的確處於失聯狀態,並稱其已向組織提出辭去公職申請。
一個干部,不好好工作,不想著如何去為群眾服務,反而跟組織和群眾玩起了“消失”,著實讓人不可理喻,即便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也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更何況是干部,更應該有責任感,應該有所擔當,不然如何對得起干部或者是黨員的稱號?
然而,“官跑跑”卻一再出現,原因很多,有收受巨額賄賂暴露了的,有集資詐騙的,也有借高利貸無法償還了的等等,這些“官跑跑”很多都與經濟問題有關,但是他們跑路的背后,又豈止只是經濟問題本身。
一則,官員跑路,暴露了干部管理的缺位。干部作為政府運轉體系中的主角,其一舉一動在很大程度上都代表著政府的形象,也代表著權力運行的方向和方式,因此,對於他們的管理應該有一套極為嚴格的體系,以保証政府部門正常運轉。然而,官員想跑就跑,充分說明了干部管理還存在漏洞,亟需彌補。
二則,官員跑路,所帶來的經濟賬該如何算?對於貪腐官員來說,損失的不止是國家的錢財,更多的濫用權力所帶來的負收益,再加上對政府形象的負影響,這筆賬恐怕不是貪腐的那些錢所能算過來的﹔對於集資詐騙或借高利貸不還等類型的,雖然看似政府並無直接損失,但對政府的形象和對官員形象的損失,也不是區區幾個錢能算得清楚的。
因此,對於“官跑跑”背后的經濟賬恐怕還真的難以算清。所以,與其等他們跑路了以后再“秋后算賬”,不如在之前就加強監管,加強教育,讓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自覺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蝕,真正把精力和心思放在服務群眾和服務發展上來,如此,才能徹底解決“官跑跑”,也才能不用再算“經濟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