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0 07:54:21|來源:海外網|字號:
9月11日蘋果公司推出iphone6、iphone Plus等新一代產品以來,盡管評價褒貶不一,可隨之而來的預訂狂潮瞬間擠爆了蘋果官網,雖然iphone6沒有獲得大陸入網許可,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內地人民的購買熱情,人們依舊可以找到各種渠道用比官網定價更高的價格搶到,瘋搶畫面“慘不忍睹”。
似乎在一夜之間,國內各種手機測評網站“集體靜聲”了,人們的思維隻剩下了蘋果,蘋果,我需要一部iphone6!而國產手機,不知不覺陷入了“大逆風”局面。
眾所周知,iphone系列手機本身具有其完美的工藝設計與用戶體驗。蘋果手機拿起來美觀大方,界面操作人性化又不失流暢,app store功能更是將其商業性和獨創性融合一體﹔其次是完善體貼的售后功能,在每個零售店的Genius Bar給買家提供到位的技術服務,保障了口碑﹔最后隨著一代代iphone的一路走來,“果粉”的隊伍不斷壯大,而一路標榜的“高逼格”也代表了“果粉”的iphone信仰,新一代iphone6口號biger than biger被網友戲稱“比逼格更逼格”也在情理之中了。
其實縱觀以上原因,前兩條對於大多企業來說,應該並不難。人們都知道,蘋果最大的代工廠其實在中國,在富士康。盡管富士康最近面對一系列風波,自身也想轉型,可最終仍舊失敗了,而蘋果公司也不願舍棄性價比如此之高的代工廠,足見富士康“代工之王”的水平了。而在小米手機面世之初,業界一片好評,雷軍也受到了IT界高度熱捧,一時風頭無量。這些都說明,國內既不缺乏科技力量的支撐,也不缺乏優質生產的基礎,然而為何國產手機總是曇花一現呢?
筆者以為,最近幾年,隨著“粉絲經濟”一詞逐漸火熱,早年的隨著互聯網音樂的崛起,各大歌星紛紛轉型大量開演唱會,場場爆滿,粉絲們拿著昂貴的門票一路追隨偶像,近期的如剛剛過去的dota2西雅圖國際邀請賽由玩家決定的獎金池堆積過千萬美金,吸引無數眼球,這無一不代表著粉絲的巨大影響力。因此,iphone6問世以來,不管其測評怎樣,運行參數怎樣,對於它的擁護者來說,隻有一個:iphon6來了,我該換手機了。
當然,一個品牌的擁護者,並不是“你愛或是不愛,我就在那裡”的冷艷,靠的是他們用心為用戶,靠的是以人為本的產品理念,反觀國內,魅族8面世的好評,小米1問世的搶眼,到現在的后續產品除了問題頻出被用戶吐槽以外,已沒有新聞價值了。我想,不僅僅是國產手機,整個國貨行業都還缺乏一種把產品做成品牌,做成粉絲信仰,轉化粉絲經濟的理念。
不轉變自身的經營理念,不斷掉一錘子買賣的暴發念頭,國貨行業的被動局面恐怕還會持續的很有“節奏”。
作者: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