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2 10:48: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有條道路,是今年4月份才修通的,居然在過去的5個月中塌陷13次。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鄭州西三環路。這條西三環路憑著自己的“塌塌不休”、“坑坑不止”,被當地市民戲稱為“年度最受關注的道路”。針對“連續塌”的西三環,政府發布惜字如金、姍姍來遲的情況通報,並未提及此前發生的坍塌事件。記者也沒有看到對事故責任的認定,對於追責問題,通報也避而不談。(9月21日《中國廣播網》)
一條剛修好了幾個月的道路,竟然坍塌了13次,媒體將這樣的道路稱之為“塌塌不休”、“坑坑不止”,這樣的形容很貼切也無奈。而比道路“坑坑不止”更為可怕的是追責時的“坑坑不止”。正是因為有了追責的“坑坑不止”才有了道路的“塌塌不休”。
鄭州的西三環路是當地一條很重要的道路,也是當地的民生工程。民生工程為了換取的是市民的民心,而當這個道路因為“塌塌不休”讓民心傷痕累累的時候,我們的政府是失職的。
當然,任何工程都不可能是一點問題沒有的。問題在於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去做?眼下,是一個消息傳播便捷的時代,一味的想去掩蓋真相,到頭來隻會讓自己落入“坑”裡。這從很多事件中需要吸取教訓。當自來水被污染的時候,我們檢驗是合格的﹔當長江被污染的時候,我們說問題已經解決了。而實際上最終証實這都是謊言。謊言掩蓋謊言,隻會讓謊言走上不歸路,最終受到的處理會更加嚴厲,會加倍償還。
鄭州的西三環幾個月塌了13次,當地市民認為是質量的問題,而當地部門則認為是地質的問題。沒有最終的事故調查浮出水面這些可能都是存在的。而值得追問的是如下幾點:
首先,第一次塌陷為啥沒亡羊補牢?新修的道路就坍塌了,這問題是嚴重的,如果我們在第一次坍塌的時候,就去全力查找問題根源,是不是也可以亡羊補牢呢?可怕的是一直塌了13次,有關部門才想起來要挖開道路進行檢查。
其次,地質問題是否表明規劃有誤?道路施工是需要進行地質勘探的。如果真如鄭州方面說的屬於地質問題,這不就說明規劃這條道路的時候,少了精益求精嗎?把一條投資巨大的道路規劃在了不適合建設道路的地方,這說明規劃和審批部門都是存在巨大問題的。正如將高樓大廈建造在燃油管道上的大連,事故確實是地下管網的原因,但是規劃能擺脫干系嗎?鄭州的這條道路,按照當地的說法也是“地下管網很復雜”。如此“復雜”規劃為何不去回避呢?
面對這條幾個月坍塌了13次的道路,最讓老百姓不明白的是,被老百姓和媒體逼出來的通報會,竟然沒有提及多次發生的坍塌,竟然沒有提及責任認定和坍塌追責。這似乎讓我們看到了比道路的“坑坑不止”更為可怕的事故調查的“坑坑不止”。這其實不僅會“坑”了老百姓,何嘗不是“坑”自己?沒有追責的“坑坑不止”就不會有道路和小區的“塌塌不休”。
作者:郭元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