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言論>> 正文

魏亮:缺乏系統革新拖了復蘇后腿

2014-10-10 10:20:34|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國際金融危機正漸漸退去,經濟長期停滯的風險卻在蔓延。這就是當前發達國家經濟的吊詭之處。美國前財長、哈佛大學教授薩默斯認為,當前美國經濟是在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下勉強維持的。未來,供應過剩導致的通貨緊縮,很可能會使美國經濟進入一個實際增長率遠低於增長潛力的長期停滯期。環顧全球,多數發達經濟體已經顯露出停滯的疲態。歐盟的通脹水平持續在0—1%之間徘徊,不少國家陷入了通縮﹔日本經歷了“失去的20年”,悲觀的學者預測,如果“安倍經濟學”徹底失效,日本料將迎來“失去的30年”。

  不少人簡單地將增長乏力、前景不佳歸因於缺少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他們認為發達國家經濟之所以趨於停滯,是因為尚未迎來創新高潮。然而,回顧危機以來這幾年,美、歐、日的各類創新並不少見。政府不顧債台高筑,敞開貨幣閘門向經濟無度注水以應對危機,這是財政貨幣政策創新﹔頁岩油氣革命、三維打印、大數據、雲計算、電動車競相涌現,這是科技創新﹔政府和學界集體營造科技和產業革命將同時到來的濃厚氛圍,這是產業概念創新。

  不過,上述種種創新對經濟所起的作用極不平衡。這體現在全球的流動性大量淤積在金融市場,金融交易火爆、資產價格泡沫浮現,實體經濟卻受益不多。發達國家消費仍較清淡,儲蓄率有走高之勢﹔企業投資意願不強,卻熱衷於將現金用於金融投機。科技創新沒能帶動產業創新,反而成為金融炒作的明星,歐洲央行破天荒實施隔夜存款負利率也沒能阻止商業銀行在央行存款的熱情。如此,恰似病人吃了藥,藥沒被完全吸收又被吐了出來。經濟增長停滯因此無從出現根本性好轉。

  由此可見,危機以來的創新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未打通經濟循環的“任督二脈”。例如,美歐金融行業遇危機,政府花錢來解救。本已經制定好的監管法規、標准可以打折、退讓甚至暫時擱置。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已經暴露出經濟金融運行當中的諸多缺陷,但各大央行還是寄望於依靠傳統金融渠道向實體經濟輸血、注資,政府部門則指望金融市場和金融部門能慧眼識珠推動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加之國際金融危機已經暴露出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間的傳導方式所存在的嚴重問題,導致發達國家試圖用一兩個宏觀政策上的妙招促進經濟全面增長變得異常困難。

  誠然,按照經典的經濟學理論,市場經過漫長的試錯過程,一定能找到合適的資源配置模式,隨后經濟也會觸底反彈。但這一過程恰恰也與系統性經濟增長放緩相伴隨。看來,發達國家要想徹底擺脫增長低迷態勢,或許隻能老老實實在進行系統性革新和結構性改革上下功夫,進一步修補和根除國際金融危機暴露的“病灶”,構建虛擬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路徑。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國際金融危機 實體經濟 經濟金融 任督二脈 經濟增長 金融市場 長期停滯 科技創新 美國經濟 病灶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全國多地遇“霾”觸響警報(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對越反擊戰時期中國女兵照片首度公開(高清)

圖片故事:家在南疆 瓜果飄香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