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言論>> 正文

南帆:虛構的力量

2014-10-10 10:21:27|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核心閱讀

  虛構具有超凡脫俗的魔力,庸常的生活波瀾不驚,虛構讓人們從陳陳相因的瑣碎事務中浮出頭來,呼吸到神奇的氣息

  始於生動、傳奇,繼而悲歡交加,終於某種形而上的沉思,這常常是虛構為文學完成的三部曲。在亞裡士多德看來,“寫詩這種活動比寫歷史更富於哲學意味”

  虛構的文學仍然與生活保持密切聯系,仍然可以積極參與世界的各種對話。文學並未因為虛構而破壞了“可然律”和“必然律”意義上的“真實感”

  浪漫主義、魔幻現實主義以及那些上天入地的文學想象,仍然沒有掙脫常識的限制,讀者對於它們的興趣之所以超過各種單純的科學研究假說,在於它們身上隱藏了人間的氣息

  多數時候,虛構是一個貶義詞。虛構一筆債務或者虛構一個歷史事件可能產生嚴重的后果。迄今為止,隻有文學獲得特許:一個作家可以放縱自己的想象,虛構幾個栩栩如生的性格,虛構一段趣味橫生的遭遇,虛構一片清風徐來、暗香浮動的詩意,如此等等。這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文化約定:文學的虛構可以免遭法律或者道德的譴責。

  歷史話語因為秉筆實錄而贏得廣泛的敬重,新聞話語的紀實風格是社會普遍信賴的原因。從科學研究報告、社會調查問卷到商品廣告,內容真實是共同遵從的基本規約。隻有文學話語構成了顯眼的例外。這時,人們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文學擁有何種特殊的意義,以至於可以享受如此特殊的待遇?

  虛構始於生動傳奇,卻比歷史更富哲學意味

  文學話語的首要特征是引人入勝。欲罷不能的懸念,曲折復雜的人物命運,逼真的現場氣氛令人身臨其境,不論是槍林彈雨籠罩的戰場還是神秘人物晤面的密室,當然,還有動人心魄的意境。“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些詩句千年傳誦,魅力不衰。必須承認,大多數時候,這些景象一鱗半爪地分散於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默默無聞﹔隻有文學話語擁有如此的魔力——披沙揀金,增刪改造,如同一個巨大的磁場重組生活的原始秩序,於是,虛構將這些景象從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解放出來,匯聚為一個嶄新而又熟悉的整體。顯然,這個整體緊張而有趣,這是人們放棄周邊的種種現實事務投入文學閱讀的主要原因。可以說,虛構具有超凡脫俗的魔力。庸常的生活波瀾不驚,虛構讓人們從陳陳相因的瑣碎事務浮出頭,呼吸到神奇的氣息。奇異的經驗令人震驚,跌宕的人生五味雜陳,這是另一個誘人的空間。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目的,人們不會費神虛構一篇沉悶的流水賬。

  生動,傳奇,我相信這就是文學虛構的開始。但是,文學之所以成為文學,恰恰在於從生動、傳奇延伸至深刻。生動、傳奇足以娛樂讀者,隻有深刻才能帶來娛樂之后的心智啟迪。所謂的啟迪並非總結若干哲理格言,而是意識到生活的表象之下隱藏了多少驚人的能量和意想不到的秘密。魯迅曾經解釋過他如何虛構小說之中的人物:這些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魯迅打趣地說,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相對於日常所見的各色人等,阿Q、趙太爺、假洋鬼子、祥林嫂、閏土、愛姑等人物性格特征的強烈程度往往超過了通常的平均值。許多人都某種程度地存有阿Q式的自我安慰或者祥林嫂式的麻木和絮叨,然而,魯迅的虛構猶如一面放大鏡,迫使這些獨特的性格從芸芸眾生之中浮現。另一些作家或許熱衷於虛構悲歡離合、恩怨情仇的情節。由於這些強烈的性格,作家虛構的戲劇性沖突往往比日常生活更為集中、激烈、扣人心弦。如果這些戲劇性沖突象征了歷史結構內部多種力量的角逐,那麼,文學可以被視為歷史的寓言。始於生動、傳奇,繼而悲歡交加,終於某種形而上的沉思,這常常是虛構為文學完成的三部曲。對於歷史話語或者新聞話語來說,大多數紀實的素材無法制造如此完整的美學效果。亞裡士多德《詩學》之中一個眾所周知的觀點顯然包含了對文學虛構的稱許:“寫詩這種活動比寫歷史更富於哲學意味。”

  虛構源於內心欲望,卻遵循規律和細節“真實”

  當然,現在的理論已經不憚於承認,虛構不僅是現實原型的加工、改造,同時還是內心欲望的象征與寄寓。由於精神分析學的解釋,欲望成為許多人避之不及的概念。寬泛的意義上,欲望即是企盼或者願望。盡管生理渴求構成了欲望的某些基礎,然而,進入現代社會,多數生理渴求必須訴諸規范的文化方式,例如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如此等等。按照精神分析學的考察,受阻或者受挫的欲望轉移至另一個領域謀求表述時,文學或者藝術往往成為首選的象征形式。這時,虛構是欲望代償性滿足的重要策略。不論是小說、戲劇之中的理想人物還是詩詞之中的良辰美景,作家、詩人的虛構無不寄寓了自己的內心向往。至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或者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作家的虛構背后積累了整個社會的無意識。另一方面,許多批評家已經察覺,欲望帶動的虛構是許多通俗性娛樂作品的內在構成。從武俠小說的快意恩仇模式、才子佳人或者灰姑娘加白馬王子模式到新近網絡文學中時髦的“穿越”“玄幻”小說,虛構的意義幾乎就是為種種白日夢造就種種外顯的形式。一個孱弱的性格可以在閱讀武俠小說的過程中化身眾人仰慕的英雄,一個卑微的小職員可以想象自己“穿越”至唐朝,變身公主,上演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如此等等。總之,這時的虛構成為想象性地填平生活缺陷的廉價手段。

  但是,深刻的文學虛構必須擁有娛樂之外的豐富涵義。不論觸動作家虛構的初始動機是什麼,真正的文學杰作的標志是充分的美學內容。一個錯訛的歷史記載很快就會被遺棄,一個遭到証偽的科學命題不再獲得信賴,可是,虛構的文學話語為什麼沒有消失在公眾視野之外?亞裡士多德指出,“詩人的職責不在於描述已發生的事,而在於描述可能發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發生的事。”很大程度上,虛構的文學仍然與生活保持密切聯系,仍然可以積極參與世界的各種對話。換言之,文學話語並未因為虛構而破壞了“可然律”和“必然律”意義上的“真實感”。

  虛構受真實制約,卻傳達更為深刻的認知

  何謂“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哲學和科學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相形之下,“真實感”的判斷常常訴諸常識,不需要繁瑣深奧的思辨。事實上,所謂的常識很大一部分以歷史話語與新聞話語為基礎。“乾隆皇帝上朝之前,掏出手機撥了幾個電話”“一條眼鏡蛇拖著公共汽車經過十字路口”——讀到這些陳述的時候,多數人的常識無法認同﹔歷史話語和新聞話語積累的知識出面否認了這些陳述的可靠性。的確,虛構可以上天入地,無拘無束﹔然而,“現實主義”文學追求日常環境與細節的真實,這時的文學虛構僅僅活躍在歷史話語和新聞話語共同提供的框架之內。所以,“熟悉生活”恰恰是虛構的前提。這不僅與閉門造車或者隨心所欲的杜撰拉開了距離,而且,作家對於二者的理解深刻與否,往往投射在文學對歷史景象和現實氣氛的再現上。

  那麼,浪漫主義呢?魔幻現實主義呢?那些遨游在天堂、地獄或者第N度空間秘境的文學想象呢?人們很快會想到吳承恩的《西游記》,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以及眾多諸如《終極戰士》《黑客帝國》《阿凡達》《盜夢空間》等稱之為“科幻”的類型文學。虛構掙脫了常識的限制而開始了任意的飛翔嗎?事實上,文學想象的軌跡仍然存留於歷史話語和新聞話語組織的文化空間。首先,這些作品的主人公無不擁有近似於凡人的七情六欲。神仙或者妖魔同樣熱衷於爭奪名利,勾心斗角,妒賢嫉能﹔人們可能遇到會說話的老樹、飛在空中的豬或者滿腹心事的牛和羊,它們身上仍然隱藏了人間的氣息。讀者對於這些虛構的興趣之所以超過各種單純的科學研究假說,人間氣息的存在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必須承認,許多違背常識的文學虛構依附於傳統的神話素材,神話作為某種心理原型促使文學想象急速地發酵。《西游記》受到人們的如此喜愛,各種時日久遠的傳說早已在讀者的意識之中埋下了伏筆。

  相對而言,“科幻”文學虛構的效果令人吃驚。科學知識不僅描述了已知世界的“真”,而且開拓了對未來或者未知世界的想象。當然,地質構造、何種燃料可以代替石油、如何防止口蹄疫這一類專業的問題仍然拋還給科學家,科幻文學關心的是外星人、星球大戰、基因突變制造的怪異生物以及機器人失控之后大肆施虐。許多時候,人們再度從各種眼花繚亂的科技想象背后察覺到古老的故事原型:陌生異物的入侵,恐懼,苦難,戰爭,如此等等。總之,真實既孕育了虛構,又制約了虛構。日常生活之中的虛構無疑破壞了真實的認知,這時的虛構停留於謊言的范疇﹔文學之所以可能拯救虛構,恰恰因為出現了更為深刻的真實認知。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文學虛構 心理原型 新視界 真實感 科幻 西游記 穿越 文學話語 現實主義 桃花源記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全國多地遇“霾”觸響警報(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對越反擊戰時期中國女兵照片首度公開(高清)

圖片故事:家在南疆 瓜果飄香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