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0 10:35:00|來源:海外網|字號:
之前媒體報道諾貝爾獎4華裔科學家有望上榜
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埃裡克·白茲格(Eric Betzig),德國科學家斯特凡·W·赫爾(Stefan W. Hell),美國科學家威廉姆·艾斯科·莫爾納爾(William E.Moerner),以表彰他們在超分辨率熒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績。而之前,知名數據機構湯森路透預測華裔科學家鄧青雲有望獲得化學獎,至此,四名有望獲得諾獎的華裔人士全部落空。
在今年國慶期間,4位華裔有望獲得本年度諾貝爾科技類獎項的消息,被很多媒體熱炒,一度上了頭條。有不少地方媒體,已經挖出這幾名科學家和我國內地大學的關系,並稱,如果他們獲獎,將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后、有大陸教育背景的學者首次獲得諾貝爾獎。
可以想象,如果這幾名華裔如預測順利獲獎,國內的媒體會是怎樣的熱炒。可是,他們獲獎,就能說明過去三十多年的大陸教育是成功的嗎?需要注意的是,他們是在海外進行學術研究取得可以獲得諾獎的科研成果的。如果他們獲獎,我們可以祝賀他們,可是,卻不能以他們的獲獎來証明什麼。包括對於他們自己而言,獲獎只是對其科研成果的又一肯定,而不可能對他們帶來多大改變,証明他們有多高明。
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科學家彼得。阿格雷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獲得諾貝爾獎后,所在的美國霍普金斯大學也就是獎勵他一個專用停車位而已。他並不認為自己獲獎后比以前高明了多少。這其實代表了很多諾獎者對諾獎的態度。
但在我們這裡,一個人能否獲獎,對其帶來的變化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獲獎之后,獲獎者就可能被推上神壇,被神化的同時,各種待遇、頭銜隨即而至。不要說獲得諾獎,就是當選院士,一旦當選,就始終處在學術最高端,享受最高的學術權力。
這反而不利於自由、平等的學術環境構建,讓學術被獲獎、頭銜等級化,也充斥著復雜的利益因素。在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擔任大學教授,照樣要給學生上課,申請課題,和年輕學者完全平等,不因為你有諾獎獲得者的頭銜,就高人一等,就是一些重大課題的當然負責人。這種平等而自由的競爭,激勵年青學者有學術理想,在學術的黃金期,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
今年諾獎頒發,據媒體統計,包括日裔美籍的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南部陽一郎在內,已有22名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獎,而除兩名文學獎和一名和平獎之外,自然科學獎項佔了絕大多數。而日本對此並不滿足,諾獎者都對年輕學者提出期望,同時對科研環境充滿憂慮。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日本名城大學終身教授赤崎勇在獲獎后寄語新一代科學研究員選擇研究題材時,不應隻追隨潮流,而是選擇自己最想做的事,這樣即使短期內沒有成果,也不會輕言放棄。2010年獲諾貝爾獎的鈴木章說,日本有志攻讀理科的年輕人正在減少,這一現狀令人擔憂。他表示,理科的發展對日本這樣一個缺乏資源的國家來說是重要的,“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多少歲,但我希望繼續從事能對年輕人有所幫助的工作”。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益川敏英則指出,獲得諾獎是幾十年前的工作得到了肯定,並不意味著日本現在的研究水平有多高。他表示,必須完善社會對科研工作的支持措施,比如增加獎學金等,使有科研興趣的人都能投身研究。
不止步於獲獎,不神化獲獎,從獲獎中尋找激勵和反思,這才是科研的真諦。隻有堅持學問第一,才能讓學者有學術理想,看淡獲獎而體驗學術創新的樂趣。功利地追逐獎項,結果隻會破壞學術生態。我國本土學者要獲得諾獎,必須有這樣的學術環境。(文/新浪專欄 熊丙奇)
諾獎 學術權力 學術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