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1 11:33:58|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0月11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道,改變經濟地位、一代比一代生活的更好是任何一個社會民眾夢想的核心組成部分,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要對於那些辛勤勞動、有遠大目光和敢於承擔風險的人提供公平的回報機會,而且不論他們的出身背景如何。衡量一個社會經濟發展是否造福於民眾,有兩點值得觀察,一是社會能否為民眾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二是民眾經濟地位變動性有多大。
經濟地位變動性是指社會不同收入段人群進入更高收入段人群的幾率,或是高收入人群降為低收入人群的幾率。換言之,也就是在一個社會,如果一個生活在窮人家庭的孩子通過自己辛勤的努力可以過上中產階級甚至富人的生活,這就是一種社會的吸引力和向上發展的動力。經濟地位的變動性除了指一個人一生的經濟地位變化外,還包括下一代人與父輩相比經濟地位的變化,而經濟地位的變化包含收入上的變化和擁有財富上變化。
不可否認,現代社會民眾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雖然政府可以通過政策的調整來縮小貧富差距,但卻無法實現真正意義的“均富”。如果一個社會經濟地位的變動性越高,而這種經濟地位的變動是以公平作為基礎,在這種情形下人們對貧富差距的不滿也會越低。
美國社會以及民眾對貧富差距能夠持有較為寬容的態度,這與美國人致富的方式有很大關系。大多數美國人認為社會能夠提供人們改變經濟地位的機會,隻要努力工作、擁有專長就會獲得經濟上的回報。兒童的家庭背景,不論是富有還是貧窮,不應當是他們成年后影響其經濟地位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對於中產階級家庭,經濟地位變動性越大,越能反映出經濟發展帶給社會主體人群的實惠。反之,如果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種血統論在社會上風行,就很難為普通民眾改變經濟地位提供公平的機會。
一個社會民眾經濟地位的變動性可分成絕對變動性和相對變動性,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社會財富增加並惠之於民眾可稱之為絕對的經濟地位變動性,也就是說,財富“蛋糕”做大了可以帶動整個社會民眾收入的增加。經濟地位相對變動性主要觀察不同收入人群經濟地位的轉變幾率,從而反觀民眾在何種條件下可以改變分割財富“蛋糕”的命運。
皮尤研究中心曾對美國民眾經濟地位變動性做過專門的調查,在這項調查中,以1960年代出生的人在21世紀初的收入狀況與他們的家庭經濟背景作對比,觀察5個收入段民眾經濟地位到底發生什麼變化。在過去半個世紀,美國經濟增長強勁。雖然次貸危機、金融危機導致民眾家庭財富縮水,但整體而言,經濟的發展為民眾提高收入創造了條件。美國三分之二在1960年代出生的人成年后的收入要高過父輩的收入,余下三分之一的人收入與父輩相同或是不如父輩。從經濟地位絕對變動性而言,經濟發展了、 財富增多了,民眾的收入就會水漲船高,整個社會的經濟地位變動性也會越高。
按照民眾收入狀況觀察,美國1960年代出生的人成年后不論收入處於哪個人群段,其中位收入都要高於父輩。在低收入家庭(窮人家庭)長大的孩子,成年后中位收入比父輩的中位收入增加了18%。在中下收入家庭長大的孩子,成年后中位收入比父輩的中位收入增加了22%。在中等收入家庭長大的孩子,成年后中位收入比父輩的中位收入增加了29%。在中上收入家庭長大的孩子,成年后中位收入比父輩的中位收入增加了35%。在高收入家庭(富人家庭)長大的孩子,成年后中位收入比父輩的中位收入增加了52%。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美國低收入人家出生的孩子成年后收入超過父輩的人數比例為82%,在所有收入段人群中比例是最高的。中下收入家庭出生的孩子成年后收入超過父輩的人數比例為74%,中等收入家庭出生的孩子成年后收入超過父輩的人數比例為66%,中上收入家庭出生的孩子成年后收入超過父輩的人數比例為67%,高收入家庭出生的孩子成年后收入超過父輩的人數比例為43%。在經濟發展、財富“蛋糕”做大之時,受益者可以說是惠及每一個收入段人群,而且窮人家出生的孩子比父輩生活更好的比例也最高。相反,富人家出生的孩子成年后並不能保証他們的經濟地位繼續維持在高收入人群行列,大多數富家子弟成年后的收入不如父輩。(喬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