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言論>> 正文

陳寶生:加快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

——深入學習習近平同志的經濟戰略思想

2014-10-15 16:13:42|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加快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的戰略要求。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的經濟戰略思想,把握機遇、科學發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實現中國夢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把握機遇,努力實現建設經濟強國的戰略目標

  習近平同志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說:我堅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經濟戰略角度看,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加快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

  加快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要求。建設經濟強國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經濟建設領域的具體化,這個目標彰顯了黨帶領全國人民走向全面小康、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意志和決心。當前,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但還不是經濟強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要求,是習近平同志經濟戰略思想的集中體現。

  加快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是對歷史經驗與教訓的深刻總結。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18世紀中葉以后,英國進入工業化時代,而當時的中國還處在農業社會和閉關鎖國之中,康乾盛世也不過是“落日的輝煌”。1840年,英國依托產業革命帶來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國門,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落后就要挨打,教訓極為沉痛。唯有加快發展,依靠強大的經濟實力,才能走向復興,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歷史規律使然。

  加快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選擇。國際經驗表明,進入中等收入發展階段的經濟體,有些能夠實現跨越並逐步進入高收入階段,而相當一部分卻遲遲不能完成這個跨越,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2013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600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標准,已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2013年11月,習近平同志在會見21世紀理事會北京會議外方代表時表示,我們對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抱有信心。中國不會落入所謂中等收入國家陷阱。這樣的信心來自於我們正在努力建設經濟強國,著力解決技術創新不足、產業轉型升級緩慢、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並初見成效。

  科學發展,牢牢把握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要牢牢抓好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協調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縱觀世界近現代史,發展始終是實現經濟戰略目標的決定性力量。作為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發展始終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保持經濟合理增長,不簡單以生產總值論英雄。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防止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一味以生產總值排名比高低、論英雄。我們要辯証處理好生產總值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既不能不要生產總值,也不能唯生產總值,而是要通過完善宏觀調控、完善經濟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等舉措,使我國經濟增長穩定在中高速水平,使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經濟結構。習近平同志指出,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當前,我國需求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等存在明顯失衡,內需外需不平衡、工業比重過高且附加值較低、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城鄉發展不平衡、資源要素投入與生產率提高不平衡等問題十分突出。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經濟結構調整的內在動力,積極應對外部壓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實現沒有水分的增長。習近平同志強調,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外需和投資拉動,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不僅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和環境的嚴重污染,而且極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趨勢,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另一方面堅持綠色發展,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約束下,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防控經濟風險,保障經濟安全運行。當前,從國際看,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不斷顯現,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普遍下滑,世界經濟步入低速增長新常態﹔從國內看,經濟下行風險、產能過剩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已影響經濟穩定運行。面對諸多風險挑戰,我們要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未雨綢繆,加強研判,精心施策,做到穩中求好、穩中求優。

  深化改革,努力在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上取得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是習近平同志經濟戰略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把改革開放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習近平同志指出,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關系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我國要實現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歷史性轉變,就必須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各種所有制經濟的比較優勢,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激發各種所有制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

  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習近平同志指出,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對於激發市場內在動力和活力、加快建設經濟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進一步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形成價格中的作用。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習近平同志強調,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市場要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不是退出、不作為,而是政府和市場各就其位。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求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市場監管,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促進共同富裕。

  抓好財稅改革重頭戲,健全現代財政制度。習近平同志指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通過實施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促進陽光財政和陽光政府建設。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稅體系,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促進轉移支付制度規范化、法治化。

  健全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積極穩妥扎實推進城鎮化。習近平同志指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我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之間在居民收入、基礎設施建設、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存在明顯差距。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積極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和城鄉關系。

  擴大開放,搭建國際合作共贏和全面開放的戰略平台

  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善於把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國際大勢,善於把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內大勢”﹔“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時代前進潮流中把握主動、贏得發展”。

  統籌兩個大局,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習近平同志指出:“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貢獻。”今后一段時間,我國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放寬外商投資市場准入,進一步實施“走出去”戰略,為推動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榮做出新貢獻。

  突出多元開放,建設全方位開放型經濟。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將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動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我國對外開放正發展成為沿海、內陸、沿邊等多元開放體系,對外合作正發展成為包括區域、雙邊、多邊等多元合作體系,如與東盟等的區域性經濟合作,與新西蘭、新加坡、智利等國的雙邊經濟合作,以及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大圖們江流域次區域合作等。我國正在充分利用經濟、外交、人文等各種途徑,逐步建設全方位開放型經濟。

  推進制度創新,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習近平同志指出,各方在開展自由貿易區建設時要秉持開放、包容、透明的原則,尤其對發展水平不同的經濟體要體現靈活性,使各經濟體在一體化路徑上有更多選擇。2014年5月,習近平同志到上海自由貿易區考察,積極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建設上海自由貿易區,是促進全球資源在我國合理配置、進一步提升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的重要舉措。

  實施新一輪擴大開放,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同志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后,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這是實施新一輪擴大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營造有利周邊環境的重要舉措,必將促進相關國家合作共贏、互惠互利。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習近平 生態環境容量 同志 經濟強國 經濟大國 自由貿易區 兩個一百年 經濟戰略 偉大復興 建設經濟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探秘朝鮮高麗航空 老舊客機蘇聯造(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對越反擊戰時期中國女兵照片首度公開(高清)

圖片故事:環球小姐訓練營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