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言論>> 正文

彭波:營造法治新常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法治建設新成就綜述

2014-10-15 16:18:16|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熱度持續高漲。從執政行政到日常生活,從經濟活動到社會民生,法律的作用日益凸顯,法律的力量越發強大。我們不僅感受到了法治帶給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更感受到了法治對於全面推進改革的助力和保障。

  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這是第一次以“法治”為主題召開的中共中央全會,法治建設有望由此進入“新常態”。

  讓法律成為信仰

  前不久,已連續上訪奔波長達5年的湖南常德市民張秋菊已是精疲力竭了,在他人的引導下終於向法院提起申訴,“現在走到哪裡,都說要走法律程序,找領導也沒用了。”張秋菊說。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張秋菊”放棄上訪,改為向司法機關尋求幫助。來自中央政法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各地政法機關登記涉法涉訴信訪上升38.5%,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受理率、立案率有了明顯提高,涉法涉訴信訪群眾到黨政信訪部門上訪數量明顯減少。

  上訪群眾的路徑選擇折射出社會法治環境的變化:以前,領導一句話,案件就可能發生180度的大轉變,群眾當然要想方設法吸引領導注意﹔但現在,找領導的結果大多是“請依法處理”。

  從黨的十八大首次將“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寫入報告,提出“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以來,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就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學習的焦點,在領導干部與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下,法治權威正在逐步樹立,法律正在成為公眾信仰。

  條子、說情不管用了,法律要求承擔的責任不敢忽視了……“法無授權不可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這些明確的原則指導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步進程。無論是涉法涉訴信訪改革,還是放開“單獨二孩”,無論是廢止勞動教養制度,還是國務院大幅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一點一滴的改革都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都在法律的監督下開展。

  政府講法、領導守法也帶動了公眾信法,越來越多的矛盾糾紛進入到司法程序。最高人民法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2年五年間,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5610.5萬件,同比上升29.3%﹔2013年,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21.7萬件,同比上升7.4%。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已經成為全社會化解矛盾的最有力武器,司法公信力也逐步止跌回升。

  如今,在我們的周圍,法律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法律的保護也越來越嚴密。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之際,一組數據引人注目:截至2014年3月,我國現行有效法律242部。68部法律的制定或修改列入了本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規劃中。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諸多領域,無法可依或者有法難依的現象正在逐漸減少,公眾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問題都能在法律上得到明確的答復或裁判。這對於正處在改革攻堅期和矛盾凸顯期的我們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做法律的守護者

  繼今年2月、7月通報22起政法干警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后,9月29日,中央政法委再度公開通報13起政法干警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同時要求,各級政法機關要始終保持對違紀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堅持有腐必查、有貪必肅,嚴厲整治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專家指出,這些典型案件的集中公布釋放了政法機關堅決清除害群之馬、用集中公布方式震懾違紀違法分子、以有效措施打造廉潔過硬隊伍的強烈信號。

  “政法戰線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鏗鏘有力,也為全體政法干警提出了“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明確要求。健全防范冤假錯案機制、嚴格規范減假保防止司法腐敗、依法清理久押不決案件、完善執法司法制度……一項項清晰具體的政策、一次次明確有力的行動,無不彰顯著政法機關作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特殊價值。

  在法治建設尚不健全的改革開放初期,法律賦予的權力成為一些人的謀財之路,他們摒棄了執法司法所必須堅守的公平正義原則,將法律視為個人利益的最佳來源,司法的權威性、公信力被逐步蠶食。民間廣為流傳的“大蓋帽,兩頭翹,吃完原告吃被告”等俗語,一度成為多少警察、檢察官、法官心中的傷疤。

  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政法機關要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就必須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做法治的擁護者和守護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法機關不斷深入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最大限度減少權力出軌、個人尋租的機會。

  公安機關對辦案區、辦公區、接待區、生活區實行分別設置和管理,全面實行“執法信息網上錄入、執法流程網上管理、執法活動網上監督”的執法辦案新機制﹔

  檢察機關全面推行統一業務應用系統,搭建起一個四級檢察院縱向貫通、橫向集成、資源共享的執法辦案平台,將執法規范的“軟約束”變成網絡運行的“硬要求”﹔

  人民法院全面推行量刑規范化改革、案例指導制度,規范自由裁量權的行使,3300多家高、中、基層法院實現了與最高人民法院視頻接訪系統的互聯互通。

  開啟司改新篇章

  7月12日上午,上海召開全市司法改革先行試點部署會,拉開了上海司法體制改革的序幕。法官檢察官員額制、司法責任制、省級統一管理、職業保障等重點改革內容如期破題。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是“重頭戲”。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指出的那樣,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既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保障。隻有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才能在全社會建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的法治秩序。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決定推動一系列司法體制改革的基礎性、制度性措施,包括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等,這些都切中了當前司法體制運行干擾多、司法工作機制不合理的要害。比如,司法人財物均受制於地方,“打招呼”“遞條子”等干涉司法的活動屢見不鮮,司法機關難以獨立公正行使職權﹔再比如,司法行政化問題突出,審者不判、判者不審現象大量存在等等。

  作為試點中的直轄市,上海市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引人關注。目前,上海的改革在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市檢察二分院及徐匯、閔行、寶山區法院、檢察院等8家單位先行試點。按照試點方案,上海准備用3到5年的過渡期,逐步實現不在辦案崗位法官、檢察官的擇崗分流,法官、檢察官主要從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中擇優選任,同時從優秀的律師、法律學者等專業人才中公開選拔或調任法官、檢察官。過渡期結束后,上海就將形成法官、檢察官佔33%,司法輔助人員佔52%,行政管理人員佔15%的合理人員比例。

  而在深圳福田,改革則已經初見成效。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進行了重構審判權運行機制的改革,全院劃分35個審判、執行團隊,向社會公開選任審判長,組建審判長負責制的工作團隊,並對團隊進行績效、作風、廉政等一體化考核。改革弱化了行政管理色彩,凸顯了法官的職業地位和責任,使法官的職、權、責高度統一。統計數據顯示,改革施行兩年多來,該院結案數同比上升31.21%,一審服判息訴率同比上升9.13%,信訪投訴量同比下降21.59%。

  “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在新一輪的司法改革進程中,這句口號已經成為指導改革進程推進的基本原則之一。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司法體制改革工作從上海、廣東、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個試點省市逐步推廣到全國時,“法治中國”的夢想又將離我們更近一步。

  版式設計:張芳曼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法治 法治中國 法治建設 法治秩序 建設社會主義 法治國家 新成就 審判長負責制 張秋菊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探秘朝鮮高麗航空 老舊客機蘇聯造(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對越反擊戰時期中國女兵照片首度公開(高清)

圖片故事:環球小姐訓練營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