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正文

“八角鹵雞肉”論文至少接地氣

2014-12-03 11:20:00|來源:南方日報|字號:

摘要:以當下而言,對這麼一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很可能產生相應效益的論文,應該認為它很接地氣吧!

  陝西師范大學女博士孫靈霞的博士論文《八角茴香對鹵雞肉揮發性風味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新近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贊賞者有之,刻薄者自然不乏,且還要循例進行冷嘲熱諷,像什麼“不愧是陝西吃飯大學,一道鹵雞都能研究得這麼專業”的話,估計根本就不經過大腦。本人開宗明義,這論文至少接了地氣。

  博士論文,是由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所撰寫的學術論文。在我國高等教育現有的三種學位體系中,博士學位是最高的一級。研究“八角鹵雞肉”,憑借想當然和對學術論文的固有思維,很容易覺得不太像博士論文,下裡巴人了一些。相反,越是自己看不懂的,越顯得高深莫測的才像。不排除相當多的學術論文的確如此,但同樣不能排除的是,還有“拉大旗作虎皮”的一類。學術論文的意義端不在於陽春白雪與否,而在於其學術價值或社會價值。女博士的研究方向是動物資源開發與利用,人們日常食用的很多食物都來自動物,動物肉類的處理自然是其專業的一部分,所以說“八角鹵雞肉”接地氣,道理就在這裡。女博士說,她的論文主要講了加入八角茴香和沒有加入八角茴香的鹵雞肉到底有什麼區別,通過這種對比來了解風味在鹵煮過程中有什麼影響,風味是如何形成的。

  我之所以認同這種論文,功利地說,因為它“有用”,還可能“很有用”。比較遺憾的是,報道沒有告訴我們答辯委員會如何評價,否則認同的底氣可以更足一些。“有用”,對應的自然是“沒用”。我們早就毫不諱言,大量的學術論文已經淪為了學術垃圾。這裡面有並不深層的社會原因。一方面,各種職稱評比需要論文,論文便為寫而寫﹔另一方面,這些為寫而寫的東西,還能夠通過那些“賣版面”的學術類期刊得以發表。何以至此?同樣早就不是什麼秘密:為了獲取經濟利益,許多核心期刊甚至也爭相出版“增刊”與“會刊”,他們採用縮小字號、增加厚度的方式,一手收錢,一手充分地滿足論文發表者。雙方就這樣你情我願,上演著貌似天衣無縫的雙簧。前幾年有個數字更說垃圾論文的數量高達95%,當時評論這件事我也當了一回刻薄者,說它們連垃圾都不如,因為實物垃圾還可以回收、還可以變廢為寶呢,論文垃圾就是純粹的垃圾,毫無再利用的價值。

  我之所以認同這種論文,還在於它的原創性。我們同樣不陌生的是,論文間的相互抄襲如今也成燎原之勢,不分領域,不分專業,甚至連若干著名學者也難逃指摘。因為防不勝防,至於論文相似度檢測軟件得到開發和普及應用。女博士這裡呢,為了保証實驗結果的科學有效,他們固定選用了廣西產的八角茴香,河南一家企業固定提供的雞大腿,然后在固定的小區域取樣,再通過電子儀器來檢測產生風味的物質含量變化情況……完全由自己動手,獲取第一手的實驗數據。這也許是理科學術論文的基礎性工作,但是既然“八角鹵雞肉”研究之前聞所未聞,就等於開辟了一個新的視角。當然,這類論文碩士是否能夠勝任,又當別論。

  女博士說,他們現在做的就是香料對傳統肉制品風味到底有什麼影響,八萬字的論文講了八角茴香這一種大料對鹵雞肉風味的影響,這只是一個非常基礎的研究,而他們的出發點和目的就是要走上應用。就是說女博士還有自己的后續研究,那麼,我們對可能繼續出現的“石破天驚”的成果,就不要驚訝得嘴巴閉不攏,相反要理性地去看待。以當下而言,對這麼一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很可能產生相應效益的論文,應該認為它很接地氣吧!(潮白)

(責編:欒雨石)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學術垃圾 論文發表 地氣 學術論文 風味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反家暴細分家暴類型 專家稱隻回復“哦”算家暴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明星素顏証件照:劉曉慶如蠟像 宋茜滿臉麻子

安徽男子冒充畫家性侵25名女子被執行死刑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