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3 08:13:00|來源:新華網|字號:
摘要:在最困難的時期:活著就有希望,活著就有機會。但願,“維特效應”的自殺悲劇不再重演! |
兩天,兩起“微博直播自殺”事件,一條年輕的生命,給刺骨寒冬更添一絲悲涼。
11月30日,一名四川網友連發多條微博,並配發安眠藥、炭火盆圖片,疑似正在自殺。后經當地警方証實,該男子因情自殺,經搶救無效死亡。
12月1日,山西大同一位網友在個人微博稱,要割腕自殺,后被警方解救。
“一歲春回即一死,為君零落終如此”。每個自殺者都有各自“活不下去”的原因。對於這兩起事件,可能更多人想到的是兩個問題:為什麼自殺還要微博直播?為什麼這麼多人關注轉發,自殺者還會失去生命?但我認為,更應關注的還是自殺背后的“維特效應”。
“維特效應”一詞源自《少年維特之煩惱》,德國大文豪歌德在其中詳盡描摹主人公飲彈自盡的細節,引發了歐洲年輕讀者的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
這些年來,類似於“維特效應”這樣的悲劇接連發生,教訓深刻:例如,扶倒地老人被訛,只是小概率事件,但自南京彭宇案后,各地都出現了“地方版”,再如﹔為報復社會制造公交爆炸、砍殺小學生等事件﹔又如富士康的“11連跳”,想起來就讓人膽寒。,
隨著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興起,網絡直播自殺事件不斷發生,其中有真有假,但遺憾的是,這兩起微博直播自殺事件都是真實的。輿論宣傳應小心這種“反面示范作用”。
作為媒體,不應隻關注直播自殺所帶來的轟動效應,更應思考的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又如,影視劇、小說中更不應對自殺、殺人這類極端事件過分渲染和描述,引得“想不開”的人效仿。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自殺的過度渲染,對一些有自殺傾向的人來說是危險暗示,特別是對有相似處境的人群影響更大。其實,我們並不缺乏對負面社會事件的了解和原因剖析,但缺乏一種滿足傳播中的人文關懷和負責任的引導。
說到這裡,筆者又想起學者石勇有一句話,“一心求死的人,已對這個世界無話可說,既不希望有人看到,也不想看到別人。他如果‘直播自殺’,說明他即使求死的想法很強烈,仍想和這個世界打交道,也即仍有生的留戀。”所以,排除一些刻意炒作者,許多直播自殺的人其實目的隻有一個,讓自己得到更多的關愛。
那麼再看有些網友,在自殺身亡的小宇通過微博直播自殺的過程中,相比大部分網友的苦心勸說與積極救助,一些網友表現出的卻是起哄,甚至把悲劇已當成“娛樂盛宴”。“忍不住哈哈”、“老板、加20串肉串”、“快點,等不及了”說這些話的人,你們何等冷漠?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亞歷山大”的時代,要想生存除了基本的生存技能,還要有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調適能力,和在絕望時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能重新回放,在最困難的時期:活著就有希望,活著就有機會。但願,“維特效應”的自殺悲劇不再重演!(姜春媛)
公交爆炸,自殺傾向,維特效應,少年維特之煩惱,亞歷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