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个人都在城市中寻找着自己的居所,或豪庭,或蜗居。买房置业在国人的心目中不仅是安居乐业的首要条件,更是实现梦想的象征。 |
2012年10月,在北京度过第十二个年头后,徐博(化名)终于成为一名房奴。虽然月收入有14000元,却要还13000元的房贷,他有些自嘲地说自己很幸福:“从此以后,不用纠结要不要当房奴了,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砸在脚面上。”(11月7日证券时报)
在京12年,上大学,考研究生,谈恋爱,找工作,办户口,结婚,徐博不停地奋斗之余,还为一套安身立命的房子纠结不已。现在终于得到了一个远在五环之外的期房,也得到了五味杂陈的幸福。
他幸福吗?夫妻双方老人拿出养命钱,才凑够这套期房的首付,两年之后,住宅能否如期交付,附近配套设施是否齐全、妻子能否找到工作都还是一个未知数。而月收入14000元,却要还13000元的房贷,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他的头上,不能失业、不能生病,甚至不敢在近年内养孩子,一切都难言轻松。
他不幸福吗?在北京的千万人口中,有多少毕业生可以顺利找到好工作,获得北京户口?有多少年轻人能够凑足高房价的首付?有句话说的好:当房奴虽然辛苦,但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够资格当房奴。自嘲的背后,几份矫情?几份辛酸?
每个人都在城市中寻找着自己的居所,或豪庭,或蜗居。买房置业在国人的心目中不仅是安居乐业的首要条件,更是实现梦想的象征。徐博的房奴过程,就是一场人生与房产的博弈。这里有着房价的起起伏伏,有着人们的脸色阴晴,有着政策的严格调控,也有着房地产商的“暗度陈仓”,就在一次次进退盘桓之间,房价越来越高,民生负担越来越重,房奴们或悔不当初或果断出手,于是乎,一边是房地产商的暴利欢呼,一方面是人们一年复一年地望楼兴叹。徐博便是一个典型,此时他实在咀嚼不出那种简单的幸福。
幸福是当下最热的词汇,也是今年众多地方政府制定的施政目标。其实幸福应该如正午的春阳,令人内心生出由衷的喜悦和满足,而不会拖着巨大的阴影。对于徐博们而言,有尊严有保障的工作,体面的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生活更美好的快乐主观感受和切身体会,要比幸福榜上的显赫数据显得更为真实,更为具象,更为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