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晚赶8个饭局,折射了当下官场疲于应酬的残酷现实。我们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就必须从遏制应酬做起。常言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
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但一些地方“嘴上腐败”“接待浪费”依然严重,接待应酬频繁,“三公消费”泛滥。其实,繁重的接待应酬也给基层干部带来沉重的身心压力,他们身在其中却又无可奈何。一位县委书记向记者抱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不论哪路神仙来,我这县委书记只要在家都得接待,一晚上吃四五顿饭是常有的事情,即使这样,深夜回到家里还要再啃馒头,因为每到一场都要敬酒,哪有时间吃饭!”西部某县的接待办主任也说:“我有一天晚上赶了8个饭局,回到家里还得煮面条。太累人了,有时候我们接待办的工作人员轮番上阵都吃不消。”(《半月谈》12月11日)
近年来,上级要求各级领导要下基层,以便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然而,这几年部分人下基层正在失去它的原色,下基层扭曲变形演变成了“吓基层”,官场应酬成了另一种“官场风景”,令基层领导不堪承受。
我国是个人情大国,上级领导下基层,基层领导唯恐招待不周,于是使出浑身解数,高规格地予以接待,实际上有些下基层却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领导下基层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调研考察型。“上级领导到基层调研考察往往遇到层层加码的问题,比如一个市级领导到一个乡镇考察,县、乡镇的主要领导都会陪同,加上县、乡相关工作人员,动辄二三十个人,有时候司机就能围上一桌子。”二是检查督办型。记者调查发现,到年底时,林林总总的巡视组、检查团、督导组轮番上阵,让基层不堪重负。一些工作是“上面来人装模作样走过场,下面接待认认真真搞形式”。 三是业务交流型。各地之间,有些所谓的考察、交流其实就是个幌子,游玩才是目的,地方政府虽然明白,但是也无奈,“来了都是客,不能不接待”。
下基层的初衷本来是为了促进工作,然而,当下基层变成了“吓基层”的时候,每个官场中人都要扪心自问:这样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有些地方为了照顾好领导,硬要打肿脸充胖子,一位县委书记告诉记者,他们县年财政收入1亿多元,光接待就要花去300多万元。“这还只是县委、县政府层面的接待费用,没有包括20多个局和乡镇的接待费用,你想想,一年要浪费多少钱。”记者发现一个通病:越是穷得叮当响的地方,在接待方面越是不甘人后,最终坑苦的却是老百姓。
其实,无论是上级检查工作还是外地来人交流业务,从工作方便的角度出发,从中国人重视人情往来的特点出发,适度接待在所难免,未可厚非。但过于频繁、过于破费的接待应酬,则不仅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还造成了巨大浪费,给部分地方的财政造成很大压力。有些领导下基层不是冲着工作去的,而是冲着吃喝玩乐,下基层成了浑然忘我的“超级享受”,一些人早晨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酒桌转,晚上围着裙子转,成了名副其实的“三转干部”,如此的下基层,究竟有多少工作成分,大家都心知肚明。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要求,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中央政治局的领导率先垂范外,各级领导也要做出表率,不能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方面,要求基层要如何如何,另一方面,基层稍有招待不周便还以“颜色”,如此,只能对党员干部形象造成伤害。
领导干部下基层,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只有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保持一种零距离,群众才会和你说心里话,否则,华而不实,表里不一,甚至口是心非,群众就会对你敬而远之。这就是一种干群关系的辩证关系。
一晚赶8个饭局,折射了当下官场疲于应酬的残酷现实。我们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就必须从遏制应酬做起。常言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只要真正从上面开始减少甚至杜绝应酬,迎来的必将是“清风拂面”。官场应酬之风不仅影响了工作,不少官员也深以为苦。狠刹官员应酬风正当其时,颇有必要!官场应酬何时不再成“风景”?公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