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句话很多人听着不顺耳,在现实中未必就没有道理。 |
过去的两年间,河南许昌东城区拆迁领域60余人相继被批捕、起诉,加上数人潜逃,东城征地办全军覆没。涉案人员以拆迁之名“团购”了当地拆迁事务。办案人员说,“进了这个圈子,不贪就成了另类,不贪就得受排挤,不想贪也得贪。”(见12月18日《检察日报》)
这句话很多人听着不顺耳,在现实中未必就没有道理。
上月,广州一名城管队长王宝林,分别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庭审过程中,王宝林称行贿人都是通过中间人来行贿,这些中间人有权有势,如果不收得罪不起。“不贪受排挤”,“不敢不收”,指向的都是官场环境。
现在对贪官的形成原因分析,基本指向两点,一是权力,二是自身。这两方面是主因,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权力规范和监督,不断加强官员廉洁教育。但是,“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千万也不要忽视,环境对于一个官员的影响作用。
恐怕不能否认,现实中一些地方存在一种“腐败场”,形成了一种“腐败的力量”。其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仅会慢慢影响一个官员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逼着一些官员通过腐败来同流合污。同样,在一个地方,如果周围环境不好,“成绩基本靠吹,提拔基本靠送”,那一个官员想要保持操守,就需要有更大的决心和毅力。
当然,人不仅是环境的产物,也能动地反应并改变着环境。没有谁会拿着刀子,逼人贪污受贿。但如果做不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众人皆醉你独醒”,有时确实会受到排挤,不为环境所容。那些意志力不是很坚强,价值观不是很健康的人,就可能加入到贪污的怀抱,成为贪官一员。“不贪受排挤”,“不敢不收”,指向的都是这里。征地拆迁中为什么存在这么多问题?与环境不无关系。
因此,“不贪受排挤”未必没道理。为什么一些岗位会出现“N连腐”,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出现“一窝贪”?在其背后,恐怕都有着“腐败场”的问题。重点问题重点对待,“腐败场”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